第2章 男儿有死必报国(2 / 4)

好梦在长安 河中枯古 2707 字 2023-12-14

子恩断义绝吧,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今天放了我,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顺你,让您安度晚年。”这话别人听着没什么别的意思,但是在这儿,就有点不同的意思了。毕竟大安宫还住着一位安度晚年的慈祥老人呢,

“老匹夫,老子迟早把你关进大安宫。”李佑趴在床上,宫女在给他上药,时不时会发出疼彻心扉的嚎叫:“嗷嗷嗷啊,痛痛痛痛痛,轻点轻点。”

阴妃听说儿子被打,想要来看看,可被李世民阻止了,他下了令,谁也不许靠近李佑的寝宫。

李佑就在寝宫里孤独的待了一天一夜,他也乐的清闲,闲有闲的过法,忙有忙的过法。

秋日的天气算不上寒冷,只能算是清冷,一种让人上瘾的冷,李佑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暖洋洋的,并不燥热,皇城多有菊花种植,毕竟梅兰竹菊四君子。小翠在一旁为李佑换着药,小莲端着一盘生鱼片,沾着芥菜碎李佑吃着正欢。吃着吃着,就腚眼一痛,一种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就出现在了脑海里。疼的简直说不出话来,李世民毕竟是行伍出生,动起手来,李佑肯定是承受不住的。

“二凤啊二凤,你给我等着。”

“等着什么?”话未说完,只见李世民便大步走进了院中,冷声问道。李世民并不知道二凤是在叫自己。

“等着我养好了伤端茶倒水侍奉您啊。”变脸的不只有川剧。

李世民只是冷哼一声说道:“哼,短短两年,你怎么就变成了满口污言秽语的兵痞了,看来,是该在长安给你找个好老师让你收收心了。”

“别啊,谁能教我啊,一群穷酸腐儒,整天之乎者也,不足为谋。”李佑一听就着急了,打他不怕,你要让他待在长安,那还不如杀了他。成天见着这个要礼遇有加,见到那个要兄友弟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出个宫跟出国似得,这个报告那个报告,一点没做好还要被人打小报告,受不了,一刻钟都待不下去。

李世民听后罕见的没有责怪李佑,而是循循善诱,温声说道:“佑儿,你要记住无论为君为臣,都要谦逊待人,最忌狂妄自大。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好高骛远,目中无人日后必遭祸端。”

李佑不想听教育,他最烦别人讲大道理了,不管有没有道理,反正不乐意听:“爹,这样,你让我跟着李靖去打仗怎么样?我给你打个大大疆土,你让大哥多学学怎么治国就行,我跟李尚书学打仗。”

李世民一愣,看着趴在软榻上,小小的李佑,沉默了好久,摸了摸李佑的头,说道:“听话,在长安多学学,无论文武,先要学会的是自保。”

李佑不喜欢听大道理,但不是听不懂话,他一下子就抓住了李世民所说的重点:“爹,你觉得大哥上位了会杀功高盖主的臣子?”

李世民一时间又惊又怒,惊的是自己居然也会如此失言,怒的是这话不应该从自己儿子嘴巴里说出来,他看着只有十岁的李佑,怒气冲冲的问道:“何人所教如此言语?”

“这还用教?这么多年,哪朝哪代不杀功臣,不杀权势滔天的皇子,只不过杀得多少,斩立决和死后抄家的区别,前汉吕后为甲,到往后历届君王,功高震主的,持才傲物的,晚节不保的,霍光这种连上朝步子都数的清楚的人,都让前汉宣帝给抄了家,杀个会打仗的皇子不是易如反掌。”

李佑不知道的是,这话是大忌,他在许多年后才明白,今天这话的危机,这里不是言论自由的后世,也不是简单的普通家庭,这话足以让李世民将整个幽州翻一个底儿掉了。

李世民看着李佑,十五岁便乱军中杀人所磨练出来的戾气,在此刻尽数表露了出来,盯得李佑发毛,李佑被看的不舒服,人在害怕的时候,总会傻傻的笑一下以表示讨好,就像动物一样,会舔一舔对方表示臣服。

李佑表情十分奇怪的笑了笑:“爹,看什么呢。”

或许是十岁孩童的一笑,让李世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才十岁而已,童言无忌,只是读了些史书,自己琢磨了些门路,这才放松了视线,坐在软塌边说道:“你小小年纪,能懂这么多,权万纪教你的?”

“自己看的呗,我又不是文盲,难道不识字儿么?”李佑撇撇嘴,看到李世民的语气温和了下来,他又恢复了刚刚的模样,有些艰难的拿起一片生鱼片,沾了沾芥菜碎,放进嘴中。

“城墙上的诗,是你写的?”李世民拿起了一旁宫女手中的药膏,亲自为李佑敷了起来。这个动作,在之后会被眼前的宫女悄悄递话出去,而后从后宫传入前庭,最后止步在四品官员。过了四品,知道这些也没用,连单独面见皇帝的机会都没有,你知道这些有什么用,难道要在朝会的时候当众拍马屁么。

李佑老脸一红,强壮镇定的说道:“没错,我写的。”

“解释解释,什么意思。”李世民开口说道,他是不信李佑十岁能写诗的,估摸着是哪个大才所教授。其实没人信,诗圣杜甫七岁才写诗呢。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到了武德九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