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3)

第33章第三十三章

周维方的疯,大概是在他的野心里滋生的对金钱的渴望。初具规模的自行车行给他太多的信心,人在一定的成功之后难免膨胀,但碍于政策对个体户仍旧有种种限制,他想努力都暂且只能被束缚着,每天两眼一的就是各种天马行空的设想。

什么都干不了的时候,就积累一些将来用得上的东西。他的这个思路其实是非常对的,但未免叫熟悉的人毛孔悚然。几天后周玉瑛来给弟弟送红烧肉,看他手里拿着一本书,静悄悄凑过去:“看什么呢?”

人吓人,吓死人。

周维方倒吸口气:“二姐,你倒是出个声啊。”周玉瑛顺从来一句:“声。”

周维方哭笑不得,把书放一边:“你怎么来了,今天没出摊吗?”周玉瑛:“大姐在,最近天冷,街上人少,我们仨轮班。我做了肉,给你拿一点过来。”

又瞟到封面上的几个字:“居然是正经书。”她的话少归少,每一句倒是清晰明了不浪费。周维方:“什么叫居然?”

周玉瑛改口:“果然。”

听着更不对劲了,周维方跟自家二姐真是说不到一块去,摸摸还热着的饭盒:“你吃了吗?”

周玉瑛:“没,我想在你这吃。”

周维方:“那你等会,我去买点饭。”

周玉瑛踏踏实实坐下来等,把围巾摘下来放在椅背上,余光里瞧见两个人忙碌着的学徒工状似无意地打量她,想想笑一下。人家也跟她点点头表示打过招呼,双方没搭一句话。周维方左手饭右手菜,撞开门帘回店里,一边喊着:“烫烫烫烫烫。”周玉瑛想帮他接一下没找到块干净的布,索性扯起衣服的下摆捧着。周维方闪过她:“别糟蹋东西了。”

又说:“你俩吃饭去,我看店。”

店里管一顿午饭,徒弟们平常都在隔壁的饭馆里吃。大概也看出他们应该是有话说,摘了手套出门去。周维方把盘子都放好,从挂在墙上的沥水篮里抽出两双筷子:“又跟妈吵架?”

周玉瑛:“没有,老大一家回来了,我不想给他们吃。”比起得到工作的二哥,周家姐妹对大哥更是不服。因为他是家里唯一没有下乡的孩子,过去很多年里在父母身边占尽好处,又在弟妹为工作开战时马上从家里搬走躲清静,还美名其曰是腾地方。周维方回城得最晚,只知道哥哥姐姐们各自吵过好几架。他道:“他跟大嫂今天都不上班吗?怎么突然回来了。”周玉瑛动筷子:“妈叫回来的。”

好吃好喝的都不忘大儿子的一家四口,也不看看是谁买的肉。哪怕是亲妈,周维方有时候也很难讲出什么好话。他无奈摇摇头,又问:“那大姐中午吃什么?”周玉瑛:“我肯定是先给她送。”

周维方:“你就一定要加肯定两个字?”

好像是怪失礼的,但周玉瑛也没有跟弟弟道歉的习惯,说:“还有一个事要问问你。”

周维方以为刚分到手的那点钱要捂不住,做好心理准备:“什么事?”周玉瑛:“你还记得王德林吗?”

周维方从小在胡同里乱蹿,方圆十里地也算摸个门清。他道:“记得,磊子他大哥嘛。”

周玉瑛:“他跟大姐示好,大姐拿不准,想让你去打听打听。”什么玩意?周维方:“不行不行,那小子我看挫得很。”其实他对人家压根没多少印象,只是脱口而出。周玉瑛还一本正经地跟他分析:“人家有工作,家里就兄弟两个,长相还过得去,父母也是职工,我跟大姐都觉得不错。”说实话,周维方的条件没人家好,想挑剔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出来毛病,啧一声:“行,我回头问问。”

又道:“得亏不是磊子,我想到有可能要叫他姐夫,浑身不得劲。”周玉瑛:“那你以后不能在发小的姐姐妹妹里找对象。”她本来就是接一句,看弟弟脸色微僵,问:"真找了啊?”周维方:“没有的事。”

他只是想到:自己跟两个姐姐从小其实关系平平,但提起大姐要嫁人心里还是有反应,而罗鸿跟妹妹的感情可是众所皆知的。那一瞬间的悸动在此刻终于被他压下去,不吭声地吃着饭。周玉瑛今天来的目的都已达成,吃完收拾好东西要走,再嘱咐一句:“记得打听。”

周维方:“我肯定上心。”

周玉瑛对弟弟还是信得过的,踩上自行车回家。在胡同口,她遇见抱着脸盆的罗雁,跟人家点点头算打过招呼。罗雁最喜欢这种不寒暄的街坊四邻,无端地松口气继续走。刘银凤看女儿进屋,顺手摸摸她的发尾:“怎么不烘干再回来。”罗雁:“人太多了。”

冬天的澡堂是这样的,大家尤其贪恋温度,在里面待得整个人发白。刘银凤:“可惜家里有房,不然你爸也能分上新楼。”国棉八厂刚启动新的宿舍楼项目,据说每间房都要配套厕所,不过这些都跟罗家没关系。

罗雁:“等我毕业,说不准就能分上。”

刘银凤:“那也是你结婚后了。”

各单位住房紧张,甭管是什么级别,未婚最多就是住个集体宿舍。结婚?事情还远着呢。

罗雁靠近煤球炉子,甩着发丝:“我还是先想想期末考。”女儿见天的心心里就惦记考试,有时候也叫刘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