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张纯又开始搞事了(1 / 3)

第272章 张纯又开始搞事了

郑显肃没猜错,赵俣确实还有后手。

赵俣很清楚,实行功封和递降袭爵制度了之后,一定会筛选出来朱棣那样的强王。

要是赵寿是朱允炆那样的软弱无智又无勇的皇储,将来等自己死以后,保不齐赵宋王朝也会发生“靖难之役”。

为了避免这种兄弟相残的事,赵俣准备了两个后手。

这第一个后手就是,把赵寿也放出去,先去太学,年纪大点再去武学,然后放到地方任职、进入军队锻炼,甚至将来送去前线打仗。

要是赵寿全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政绩、有军功的他,自然能震慑住所有兄弟子侄,够资格继承赵俣的皇位。

要是赵寿无法出色地完成任务,那么就算赵俣将来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他,他也会是第二个“朱允炆”。

那样的话,没什么好说的,赵俣绝对会亲手废掉赵寿,直接把自己的皇位传给“朱棣”,也就是谁强、能压得住其他兄弟,自己的皇位就传给谁。

赵俣准备的第二个后手就是,在选定了继承人之后,会把对皇权有威胁的皇子全都分封出去,不给他们跟皇储抢皇位的机会。

自从赵宋王朝将琉求开发出来了之后,赵俣就多次派商队和冒险家,以琉求为踏板,前去探索整个南洋地区。

如今,甚至已经有冒险家到达了“澳大利亚”,他们还给赵俣带回来了几只袋鼠。

远的不说,仅南洋这片区域,就够赵俣分封不少皇子了。

这次,赵俣没再“先斩后奏”,而是充分跟郑显肃沟通,向她说明了利害关系,以及自己的全盘打算。

郑显肃真是一个很明事理、很识大体的女人。她很清楚在功封和递降袭爵制度下,一定会出现强王、强宗室,赵寿如果碌碌无为也是太子,肯定继承不了赵俣的皇位,就算让赵寿继承了赵俣的皇位,别人也绝不会服,甚至会起兵把赵寿的统治推翻。

换而言之,如果赵寿真的不是当太子的材料,还非要让赵寿当太子,非要让赵寿继承赵俣的皇位,那绝不是在帮赵寿,而是在害赵寿。

要知道,古往今来的政治斗争都是非常惨烈的,失败者通常都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郑显肃同意了赵俣对赵寿的安排,并做好,只等众皇子出阁时,就让赵寿一块出阁,跟众皇子一块前去太学求学的准备。

总之,就是让赵寿按照赵俣给他规划的路线进行历练。

当然,作为太子,赵俣肯定得给赵寿一点优待。具体就是,赵俣允许郑显肃给赵寿找几个陪读,而且,这还是在赵俣已经给赵寿找了刘锜和杨沂中当陪读的情况下。

从赵俣的安排上,不难看出来,他还是希望赵寿能胜任太子这个职务的,不然,他也不能将刘锜和杨沂中这两个历史上南宋时期数得上数的大将安排给赵寿。

赵俣对郑显肃说:“刘锜、杨沂中我都见过,年纪虽不大,却都有大将之姿,且深知精忠报国,皆栋梁之才。”

郑显肃说:“刘锜、杨沂中既能得陛下如此赞誉,想必是少年英才,太子能得他们相伴左右,实乃幸事。臣妾这边也会精心挑选几位忠诚可靠、才学兼备之人,随太子一同前往太学、武学,既为伴读,也是监督,确保太子能真正学到治国平天下之能。”

赵俣向来有识人之明,知人善任,人乐其用。

关键,郑显肃知道,赵俣也希望自己的嫡长子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储,那样的话,赵俣能省很多事,赵宋王朝也能平稳地传承下去。

所以,赵俣安排给赵寿的刘锜和杨沂中肯定差不了。

更关键的是,郑显肃对赵俣的表白是真的,她真的相信赵俣,要是有一天赵俣认为赵寿不适合当太子,她真的会狠下心来支持赵俣换掉赵寿。

聊完了对赵寿的安排,赵俣跟郑显肃说:“其实,在此事上,朕最亏欠的非是太子,若太子历经磨砺,真能展现出担当大任之才,朕自会将这万里江山妥善交予他手。若不然,朕也会教他一生无忧。在此事上,朕最亏欠的是朕那些平庸的儿子……”

老实说,赵俣对自己的儿子真有些苛刻了,全部从基层做起,那些文不成武不就的皇子连最基本的爵位都没有,那他们就等于是直接变成平民了。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过的。

但赵俣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他的生育能力实在太强了。

他现在才二十八岁,就已经轻松打败了汉中山靖王刘胜。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最后都有可能打败摩洛哥苏丹穆莱·伊斯梅尔成为人类史上拥有最多子女的人,甚至都有可能拥有上千个儿子。

这赵俣要是不实施功封和递降袭爵,要不了几代,自己的子孙后代就会成为赵宋王朝最沉重的包袱。

到那时,当政者砍这刀,一定会比赵俣狠多了。

与其这样,不如赵俣亲自动手。

这样一来,赵俣的儿子,至少可以像清朝的亲王皇子贝勒那样,从政的从政,从军的从军,经商的经商。

当然,赵宋王朝的规定是,军政分家,从军的就不能从政,从政的就不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