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擎易举(3 / 3)

虚伪极了。

一边口口声声为了百姓,一边推动默许社会的发展变化,他可相当清楚这在将来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的手段再温和也无法掩饰,他在这件事上注定是……这个话题有些沉重,李承乾笑了笑没有继续想下去。他起身:“陪我出宫去看看吧。”

总是要实地调研的。

他想要为另一个在数百年乃至千年后会诞生的新的群体提前留下些东西。少走点弯路,多好。

宋夏至等人跟在李承乾的身后,皆没有异议。众擎易举,从来都是要靠着大家的力量。

不过这一回,他可不仅仅要带着他们,还有一些与他关系不错的大臣和二代们。

至于用什么理由“忽悠”他们回应他们的疑问,一个太子这么关心这种事情做什么,那答案可是多了去了。

大大大

灵州。

这场招抚已经持续了小半个月了,终是马上便要结束了。李世民这段时间不单单是忙着试探各部族的实力和态度,更多的还是用着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折服更多的部族首领。这一点,也只有他这个前天策上将后天可汗能做到了。李世民并不吝啬释放自己对这些外族人的善意。李世民从来不觉得给足足够的利益和足够的情绪价值是两件矛盾的事情。而在后者上,李世民向来有足够的精力。

随时随地向他人释放善意,李世民向来觉得不累也不难。于寻常人而言,这其实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正是如此,不过小半个月,李世民便和一众部族首领混得亲如兄弟了。这下子是再也没有人奇怪长安的胡人将领究竟是为何对李世民忠心了。在最后的一次聚会上,李世民高举酒杯一饮而尽,终于是有些醉了。李世民拖着微醺的语调,倒是显得格外风流潇洒了。“今日之盛,当留于青史。”

“我有诗一首,以记此事。”

众人欢闹。

李世民踱步,仰望璀璨星空。

薛延陀终究是顶不住压力,同意了他那近乎无赖的要求。“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作为前东/突/厥势力下最强大的部族,他们的低头称臣,如何不算是雪耻呢?

历史在这一刻奇妙得没有改变。

这首诗不论是在前世还是今生,所表达的豪情从来未变。拔灼死死咬着牙,不情不愿道:“臣等请愿,请天可汗于灵州立碑,刻下今夜诗句,以记今次之事,流传后世。”

这是为了让李世民放松警惕,他们迟早是要将今日的屈辱全数讨回!拔灼在心中对自己说。

李世民微微侧首,看穿了拔灼所有的野心和不甘,但他没有停顿,哈哈大笑。

“好!”

就在这时,有亲卫不动声色上前对着天子密语。“禀陛下,长安密信,太了…似有结党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