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1 / 2)

第131章命令

从郑兰赠出这份贺礼开始,太后便不发一话。虽未直接表现出不悦,但绝对算不上满意郑兰的做法。

想通其中的关跷后,郑明珠的注意力又回到萧姜身上。接过郑兰递来的书卷后,萧姜挑捡出其中一册,翻看了几页便撂在案上。他自顾摆弄着面前的烹茶碗盏,动作不紧不慢,也没有向太后恭维几句的意思。

事实上从进门到现在,她也没瞧见萧姜对太后有多恭敬。萧姜在朝中没有根基,又与太后有旧怨,登基后不说战战兢兢应付太后和郑氏,还透露出几分微不可查的怠慢。

她到底与萧姜相处了近两年的时间,知道他是能隐忍的性子。此刻明显还不是他暴露锋芒的时机。

如此作派,是真昏了头。还是心有成算?

不过有一点她可以肯定,萧姜与从前大为不同了。她总有种错觉,那就是萧姜要比之前难对付得多。或者说,萧姜从未在她面前暴露过真面目。

郑明珠收回目光,心头逐渐覆上一层阴云。一刻钟后,庞春躬着腰进来,道众宗室公卿俱已落座。太后借口更衣,独独留下郑明珠陪侍。

“珠儿,本宫知道你与陛下素来不睦。”

太后轻轻抬起手,郑明珠会意,连忙上前搀扶在侧。“可是本宫与你父亲看重你,待出了先帝丧期,自是要立你为后。”“虽说不指望你与陛下举案齐眉, 但也不能像如今这般僵持着。”郑明珠应了一声,像是不愿。

太后叹了口气,命令:“今夜宫宴结束,便由你去甘露殿伺候笔墨。”“要如何做,总不用本宫来教你吧?”

“是,姑母。”

先帝丧仪期间,大张旗鼓设宴已是不妥,自然没有往日的歌舞笙箫。一个时辰后,便结束了这场应付。

整场宴上,郑明珠一直心不在焉。宫宴结束后,太后身边的宫人便送来一个描画精致的食盒。

专来提醒她,莫忘记去甘露殿。

郑明珠接过食盒,吩咐自己身边的宫人回去,自行去往甘露殿。短短一刻钟的路,她足足走了近半个时辰。临近宫门口,脚又打了个转,没有立刻入内。恰逢庞春自内殿出来,眼尖瞧见了她,立刻笑眯眯迎上来:“姑娘是来为陛下伺候笔墨的吧。”

“随老奴进来便是。”

“是。”

郑明珠面上不动声色。紧攥着食盒的手心,却发了细密的汗。她前脚踏进殿内,身后的木门吱呀一声,紧紧阖上。前殿没有宫人守候,四处空旷,轻微的敲击声若有似无地,从木屏后的内殿传来。

庞春是太后的人,自然领会太后的意思。

郑明珠掀开重重帘帐,向唯一的声音源头走去。绕过木屏,声音更加清晰。

一根碎木头被扔在竹篓里,磕在堆叠的木料上崩出来,又在地板上弹了几下,最后滚落在她脚边。

郑明珠应声顿住脚步,抬眼向窗边望去。

殿中炉火烧得旺,萧姜只着一件单薄的丝质里衣,衣领敞开,系带堪堪挂在腰前。他侧卧在案旁的小榻上,手中摆弄着一只半成木雕。他动作极缓,却利落精准,刀刃落在木头上,几下便成型。三盏灯烛齐齐摆在案头,但烛芯已烧到末端,不够明亮。也看不清萧姜的面孔和神色。

郑明珠蹲下身,捡起脚边的废弃木料,物归原位。萧姜像是没有瞧见她,一直专注于自己手中的木雕,没有主动开口。郑明珠亦是如此。

这几日她一直在思量该怎么对付萧姜,直到此刻心里也没有一个稳妥的法子。

但她知道,不能再拖下去。

萧姜生性阴狠,自然会想法子对付郑氏。现在的问题是,没了郑氏做靠山,她该如何谋生路…

掖庭里那些废后废妃的下场,这些年在宫里,见得太多了。郑明珠悄悄打量着榻上的男人,他似是躺得乏了,侧身换了个姿势。随着动作,原本就敞开的里衣更松散,露出大半胸膛。几道淡淡的旧伤痕裸在她的视线中,顷刻间,脑海里相关的梦境画面上浮。许是炉火太暖,她周身枯燥,额前发了汗。宽阔的殿内也变得逼仄起来,一时间竟觉坐立难安。

待郑明珠回过神来,榻上的男人早已放下雕刀,目光幽幽地看过来。郑明珠心头一惊,立刻别开眼。停了几息后,她语气平淡地解释:“我知道你不愿见我。”

“太后的命令,我也无法违背。”

已经闹到这个地步了,还能立刻去讨好他不成。萧姜也未必吃这一套。

“哦?”

“什么命令?”

男人低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收整文书,伺候笔墨。”

郑明珠如实答道。

话罢,对方好半响没应声。她便独自来到书案前,拨弄那些外朝送来的奏疏。

一卷也没有动过。

萧姜没有朱批,最早有几日前送来的,已堆成一座山了。查看几卷后,她的目光被大殿角落的另一个竹筐吸引。缸口宽的竹筐,装满了木制机关锁。都是最简单的样式。

该都是萧姜亲手做的,所以才没有看这些奏疏。看来萧姜是有谋算的。

此刻若表现得对朝政上心,太后和郑氏会心生警惕。但若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