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了。” “传令下去吧,对匈奴的战争,先暂停一段时间。” 汉武帝话音落下,群臣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仁慈!” “得陛下为皇帝,乃是大汉之幸。” 不少大臣,也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刘据。 若不是这位太子殿下仗义执言,恐怕陛下还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太子殿下,真是一个仁德之君啊。 江充表情冰冷地看着这一幕。 刘据不喜欢江充,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故而,江充此刻的心中,不免多出了几分紧迫感。 但…… 江充目光移到卫青和霍去病身上时,不免多出几分无奈。 太子刘据,乃是皇后卫子夫所生。 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 霍去病,是卫子夫妹妹的儿子。 有这两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保护和支持,任何人都不可能撼动刘据的地位! 江充深吸一口气,心中不由遗憾。 之前出征草原的那场重病,怎么就没把霍去病给带走呢? 只要霍去病死了,再等个十年八年,卫青也应该老死了。 那时候,江充就能从容应对刘据! 江充心中无奈,不由恨透了苏武。 就是这个蠢才,竟然把霍去病给救下来了!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前线的混乱立刻就引起了节度使们的警惕,他们纷纷上奏章给长安方面。】 【李亨也意识到了不对,于是他便派出了一个宦官鱼朝恩作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用以监督九路节度使作战。】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亨又弄出了一个幺蛾子。】 画面中,李亨看着奏折,沉吟片刻,开口道: “诸位卿家,李光弼上奏章说,史思明最近在河北地依旧招兵买马,恐怕还是有不臣之心,尔等怎么看?” 在李亨面前,宰相崔圆和宦官李辅国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陛下,史思明乃是跟随安禄山的乱臣贼子,应该将其诛杀!” 李亨露出满意表情,缓缓点头。 “好好,尔等安排一下,就利用内应把史思明给做掉吧。” 【李亨错误的估计了史思明对河北藩镇的掌控力,他派出的宦官乌承恩以及收买的河北叛将阿史那承庆两个人确实暗中活动,但却被史思明给发觉了。】 画面一转,乌承恩和阿史那承庆两个人被五花大绑,跪在了史思明的面前。 史思明愤怒地质问着。 “我本有心投降朝廷,为何尔等还要苦苦相逼?” 乌承恩连连求饶。 阿史那承庆却自知难逃一死,当即冷笑道: “史思明,尔只不过是假装投降大唐,此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又何须做此言论,简直令人作呕!” “今日耶耶失败,你杀了耶耶也就是了!” 史思明哈哈大笑。 “没错,老子确实就是假意投降大唐。既然被那小皇帝给看破了,老子继续反了大唐又如何?” 【史思明杀掉了乌承恩和阿史那承庆,在假意投降大唐半年之后,又一次地举起了反旗。】 【李亨得知消息之后大惊,竟然又暗中派出使者联络史思明,希望用更多的好处稳住史思明。】 【然而此刻史思明已经铁了心,双方之间更无缓和余地。】 【便在此时,大唐九路节度使围攻邺城的战斗也爆发了。】 画面中,在邺城郊外,大唐官军和叛军展开了激烈交锋。 官军方面士气极盛,箭矢犹如雨点一般落入叛军的阵型之中,将叛军一片片的射倒。 在战线的最前方,官军还在不断地冲击着叛军的防线,将叛军冲得摇摇欲坠。 “杀!” 一名大唐将军策马而来,犹如虎入羊群,直接将叛军杀得抱头逃窜。 【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所部大败安庆绪亲领七万兵马,克卫州。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三万余人。】 【整整损失了十万大军的安庆绪不得不逃回邺城之中,并派人向史思明求援。为了保住性命,安庆绪不惜将燕国皇位让给史思明。】 【史思明得知消息之后,便率领步骑总计十三万兵马,赶赴邺城支援。】 邺城北方,一支大军滚滚而来,上面打出的旗帜分别是“燕”和“史”,正是史思明的主力军队。 九路节度使见状,立刻聚集在一起商议。 李光弼沉声道: “史思明兵力远少于我军,我军可以分兵进攻魏州,威胁史思明的后路。” “史思明若是分兵去支援魏州,我军便集合优势兵力吃掉它的援军,各个击破。” “史思明若是率领主力去支援魏州,那我军就先吃掉邺城之中的安庆绪所部,再集合主力和史思明决战。” 李光弼的这个主意非常稳健,立刻就得到了其他几名节度使的赞同。 然而,却被前来监军的宦官鱼朝恩拒绝。 鱼朝恩淡淡道: “咱从长安过来的时候,陛下的旨意是先打下邺城再说其他。” “咱是不懂兵事的,但陛下的旨意必须遵守!” 李光弼气得白眼连翻,却又无可奈何。 【在鱼朝恩的命令下,唐军围攻邺城整整四个月,安庆绪凭借建城殊死抵抗,极大的消耗了唐军的士气。】 【史思明观察局势,认为时机已到,便主动领兵出动,截断唐军粮道。】 【三月初六,唐军主力移师安阳河,和史思明展开了决战。】 画面之中,史思明一身戎装,披挂带甲,表情严肃。 “全军出击!” 在史思明的命令下,五万叛军倾巢而出,和唐军展开了激烈交战。 两支军队之中,再
第181章 邺城之战,直接让历朝皇帝都无语了!(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