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反对? 其心可诛啊! 李治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开口道: “父皇,儿臣是觉得,即便是在安禄山的叛乱之中,也同样有许多番人将领为大唐而战的。” “像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突骑施人哥舒翰,还有突厥人仆固怀恩等等,不都非常坚决的抵抗安禄山,站在朝廷这一边吗?” “朝中诸位大人,若是仅仅因为安禄山一个番人败类,就把所有的番人种族一棍子打死,岂不是违背了父皇心怀天下的初衷?” “父皇说过,天可汗是草原的天可汗。大唐皇帝既然是天可汗,就应该以天可汗的姿态来对待番人。” “顺从大唐统治的,赏。不顺从者,杀!” “这才是真正能让草原诸多番人种族心服口服的统治方式,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世民又一次的意外了。 这还是历史上那个擅自杀害投诚大唐数十名西突厥高层贵族的李治吗? 李治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非常诚恳地开口。 “儿臣也知道,儿臣在盘点视频之中犯了错误。” “但先贤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李世民点了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 “为善啊,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朕很高兴。” 说完,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承乾和李泰,将这两人呵斥了一番。 “尔等两个,说话的时候要过过脑子,不要听风就是雨的。” “大唐的皇帝和草原的天可汗,这是每一个坐在龙椅之上的人必须要关注的身份。” “哪一个身份做不好,都不会有强悍的大唐!” “要向为善多学习,碰到事情要从大局去考虑。”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只能唯唯诺诺,心中极其无语。 本来想着,随大流说话,不说有功至少也是无过吧? 现在倒好了,还是被父皇给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还是让李治这小子捡了便宜! 李承乾和李泰心中都有些恍惚。 难道李治这小子真的如盘点视频之中所言,强悍到这种程度? 李世民目光看向了长孙无忌。 “诸位卿家,尔等觉得为善的话如何?” 长孙无忌心中顿时涌起几分无奈。 陛下,您刚刚对三位皇子说的话,我们又不是瞎子,难道还不知道您的态度? 长孙无忌立刻斩钉截铁地开口道: “晋王殿下所言极是,咱们还是不能因小失大,因为一个安禄山而将所有的番人将领排挤在外。” 李绩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表情古怪。 这个长孙无忌,真不愧是陛下的头号贴心人啊。 李绩大义凛然地开口。 “晋王殿下之言,振聋发聩,让老臣深感之前认知不足。” “确实番人之中也有不少忠于大唐的,不可一概而论。” 众人一看,好嘛,文官武将的头号大佬都这么表态了,那还能咋办? 于是众人自然也是一片附和之声了。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汉武帝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陷入沉默之中。 良久,汉武帝才开口道: “百姓的生活,当真因为战争而变成如此艰苦吗?” 大汉众臣闻言,许多人欲言又止。 其实,不仅仅是大唐苦,现在的大汉也很苦! 汉武帝为了出征匈奴,大量的国家资源都供应到了战争方面。 这也导致,大汉国家之中的老百姓,生活水平远远不如文景之治时期。 大汉老百姓也不是不识大体,都知道打跑了匈奴,大家才能过上真正的和平。 问题在于,汉武帝发动战争实在是过于频繁了! 匈奴确实是被打得退出了漠南草原,然而汉武帝依旧没有就此止步。 大汉如今依旧在不停对漠北、西域等地发动战争。 这种纯粹的开疆拓土,实际上只对汉武帝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有帮助。 而大汉的老百姓,在支持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之后,生活水平已经下滑到了一个非常困窘的地步。 太子刘据硬着头皮,开口道: “父皇,从儿臣掌握的情况来看,如今的大汉,或许需要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了。” 刘据说话时,有些担心地看了一眼卫青和霍去病。 霍去病正想开口,被卫青狠狠地瞪了一眼。 霍去病翻了个白眼,闭上嘴巴。 对霍去病来说,他的心中只想着打仗。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其他的事情,压根就不在霍去病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位冠军侯,就是一个最纯粹的武人。 脑子里,除了打仗还是打仗! 卫青开口道: “陛下,臣也觉得,北方边郡的民众,生活确实是因为连年战争而变得过于辛苦了。”“还请陛下给他们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让大汉的百姓缓一缓吧。” 卫青和霍去病不一样。 卫青以前的生活是非常贫困的,还给公主当过养马的家奴。 后来是因为姐姐卫子夫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青才得以飞黄腾达,成为大汉君候,迎娶大汉公主,走上人生巅峰。 卫青有过底层生活的贫困经历,他自然就能体谅底层的老百姓。 而霍去病就不同,他的母亲卫少儿是皇后卫子夫的二妹,霍去病小的时候卫子夫就已经入宫得宠,在卫子夫的照拂下,霍去病的人生顺风顺水,少年时期就已经是汉武帝皇宫之中的亲卫。 十八岁时更是在汉武帝的允许下,独立率领一支偏师跟随卫青出征,从此踏上了建立赫赫战功的道路。 故而,缺乏底层体验的霍去病,对老百姓也就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和体恤之心。 汉武帝听完卫青的话之后,默然片刻,道: “朕明
第181章 邺城之战,直接让历朝皇帝都无语了!(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