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唱完之后,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种拍手叫好声,有的只是蔡邕直愣愣地看着王轩。王轩见状,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老师,可能学生唱得不太好……”
然而实际上,众人都已经沉浸在了歌声所营造出的氛围之中。直到此刻,马车的窗外才传来了汤隆、段景柱以及皇甫嵩和他手下那些骑兵们的叫好之声。
甚至连任红昌和蔡琰这样的女子,也不禁被歌声深深打动,内心激昂澎湃不已。只是作为女子,她们无法像男子那样直接表达自己的赞赏之情。
而蔡邕则担心自家女儿抛头露面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一直没有让她出来与王轩相见。不过,蔡琰此刻却非常想见见这位演唱者是一个怎样的英雄人物,一颗青慕的种子在蔡琰心里发了芽。
皇甫嵩笑着点评道:“二少爷唱得太好了!唱出了我们这些大好男儿保家卫国的情怀。哪怕战死沙场,也要让四方之人前来朝拜我们!只是,这‘中国’是什么意思?”
王轩心中暗叫糟糕,心想这毕竟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的歌曲,自己竟然忘记修改歌词了。至于“中国”这个词嘛,该怎么解释呢?
王轩正打算随口编一个地方,但是蔡邕却开口了,中国意思是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华”含义相同。
皇甫嵩一脸认真地对着蔡邕和王轩抱拳拱手说道:“嵩受教了!”他心里暗暗惊叹不已,完全没有想到王轩竟然有如此出众的才华。
之前称呼王轩为侄儿,本是出于对王轩的认可与喜爱,想要将他视为自己的亲侄子一般照顾。
然而,王轩刚刚演唱的那首歌,不仅唱出了武将们为了保卫国家不惜舍生忘死的豪迈情怀,更蕴含着一种战死沙场后的悲壮与凄凉。
皇甫嵩不禁感叹道:“公子真是大才啊!是我唐突了,未能了解公子的胸怀。我实在不配做公子的叔叔。”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落寞之情。
看到皇甫嵩情绪低落,王轩连忙开口安慰道:“叔叔切莫这样说。一路上全靠叔叔的护送,才能让我们平安无事。而且叔叔刚正不阿的性格,令小侄十分敬佩。
我非常乐意成为叔叔的侄儿。如果皇甫叔叔不介意的话,不如就让我认您作义父吧?”
不得不说,王轩这顺杆爬的本事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哪怕没有杆子,他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向上攀爬。
就因为这番话,皇甫嵩从此多了一个孝顺的干儿子,而王轩则获得了一个对他宠爱有加、甚至超越亲生父亲的义父。
皇甫嵩万万没想到,自从认下这个干儿子后,将来自己原本坎坷的命运竟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在蔡邕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的见证下,两人正式确立了父子关系。
这次出行充满了欢声笑语,就连骑在战马上的将军皇甫嵩也将战马交予士兵照料,自己则与王轩一同坐上了蔡邕的马车,虚心聆听蔡邕的教诲。
蔡邕如此评价王轩的这首歌:“从这首歌曲中,我感受到了英雄的豪迈气概以及心怀民族大义的高尚情怀。
它仿佛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整首曲子贯穿着浓厚的爱国思想。”
曲中的旋律也是震撼人心,悲戚雄壮的气氛,壮丽恢弘的气势,悲愤苍凉的基调使这首歌更加真实的描绘出了这么一个英雄。
蔡邕问能谱写出这么好的曲子和词句的必定是当世的奇才,这首歌是你谱写的吗?
蔡邕提出了疑问,王轩可不敢告诉他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歌,小孩都会唱。估计蔡邕听完得给我踹下车,认为我在戏耍他。若是说我自己写的,他要问我音律方面的事,我还不会。
王轩想到了一个顶包的人,一个到豫州云游的老道士。
那名老道士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是教会了王轩这首歌。蔡邕看着王轩,脸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蔡邕继续说道:“如果有机会,我日后一定要见见这位世外高人。”王轩点头称是,表示日后若有机缘再次遇上那位老道士,一定会将他带来与蔡邕相见。
蔡邕在听完了王轩唱的歌曲后,又发现这个孩子非常的聪颖,说话办事非常得体,再加上那一张英俊讨喜的脸庞,便也认可了王轩这个学生,并嘱咐王轩以后出去闯荡之时,可以自称是蔡邕的学生。王轩心里清楚,蔡邕在整个东汉时期的名声是何等显赫。
如今,自己有这样一棵粗壮的大树作为后盾,对于他在三国时期成功完成轮转王的任务来说,无疑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筹码。
就在车内三个老小热烈地探讨书法时,一名士兵打马来到马车旁边,抱拳行礼道:“将军,前方出现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头戴黄巾,堵住了我们的去路。”
皇甫嵩皱起眉头,当机立断下令:“停车!全军就地警戒,骑兵列阵,保持戒备!”
随着命令下达,整个车队缓缓停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