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破城之殇与人心惶惶(1 / 1)

靠着吴用军师的妙计,兄弟们佯装败退,把那方腊军成功诱出了城。一时间,喊杀声震碎云霄,双方短兵相接,战况惨烈至极。

我挥舞着大刀,左冲右突,专挑敌军薄弱处下手。“哼,就你们这群虾兵蟹将,还想守住城?白日做梦!”我边砍边嘟囔着,试图给自己打气,顺带嘲讽方腊军。身旁的牛大壮也嗷嗷叫着,手中板斧虎虎生风,每一下都能震得敌人后退几步。

可这方腊军着实难缠,他们熟悉周边地形,借着城中百姓房屋、小巷来回周旋,时不时冒出来偷袭我们。眼瞅着身边好几个兄弟不慎中箭、挂彩,我的心揪了起来,嘴上却依旧不饶人:“哟呵,耍阴招算什么本事,有能耐跟爷爷光明正大地打一场!”

激战正酣,鲁智深师父大吼一声,禅杖一挥,直接砸塌了半堵土墙,扬起漫天尘土,把近身的敌军吓了一跳。“哈哈,师父这力气,够他们喝一壶的!”我刚乐呵完,就发现形势急转直下——敌军增援源源不断,反观我方,兄弟们体力逐渐不支,不少伤员只能强撑着在后方观战,医药匮乏让伤口没法妥善处理,化脓感染的不在少数。

“这么下去可不行啊,兄弟们要吃不消了。”我心里犯起了嘀咕,额头上汗水混着血水,一个劲儿地往眼睛里流,刺得生疼。就在局面近乎绝望之时,武松二哥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双刀翻飞,如鬼魅般切入敌军阵中,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一时间竟撕开一道口子。

“兄弟们,撑住,跟着武二哥冲!”我振臂高呼,领着身边几个还能打的兄弟,铆足劲儿往前冲。一番苦战,总算是冲破了敌军防线,大军朝着城门蜂拥而去。

城门处,阮氏兄弟早已等候多时,带着水军兄弟控制住局面,防止敌军再度关门。“可算赶上了,差点功亏一篑!”我长舒一口气,拖着疲惫身躯,随着人流涌入城中。

本以为破城就是胜利,谁成想,城内景象才真叫人揪心。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哭声、喊声交织一片;街道上横七竖八躺着尸体,有敌军的,更有不少无辜百姓的。“咱是来平叛的,不是来祸害人的!”我心里一阵难受,望着混乱的场景,脚步都有些踉跄。

更棘手的是,攻入城后,队伍指挥瞬间乱了套。各路人马分散开来,信息不通,根本没法统一调度。有的兄弟忙着追击残敌,一不小心闯进百姓家中;有的在街巷里迷了路,被敌军小股部队偷袭。这时候,心里窝火的我,竟也忍不住暗暗吐槽起宋大哥来:“哼,宋大哥平日里就知道满口忠义,这会儿倒好,指挥得一塌糊涂,早干嘛去了?招安的时候,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什么前程似锦、光宗耀祖,现在呢?兄弟们死伤惨重,城也打得乱糟糟的,就换来这么个烂摊子!”

还没等大伙缓过而神,忽然听闻后方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敌军一支精锐悄悄绕到我们身后,妄图重新夺回城门,切断我们的退路。“坏了,中计了!”我瞪大双眼,转身迎敌,却感觉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

此刻,兄弟们腹背受敌,疲惫、伤痛加上混乱的局势,让大伙有些不知所措。伤员们绝望地躺在地上,手中兵器无力滑落;能战斗的兄弟满脸凝重,拼死抵抗,却挡不住敌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城墙上,方腊军旗帜依旧飘扬,像是在无情地嘲讽我们这狼狈的窘境。

宋大哥满脸悲戚,望着死伤惨重的兄弟,眼眶泛红:“难道今日要功败垂成?兄弟们的血不能白流啊!”吴用军师也眉头紧锁,手中羽扇不再悠然轻摇,飞速盘算着对策。可时间不等人,敌军攻势愈发猛烈,每一秒都有兄弟倒下,胜利的曙光刚露头,转瞬又被阴霾重重遮蔽,梁山军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生死悬于一线,未来凶多吉少。

得说明一下,这么写只是契合特殊创作视角与情节需求,宋江在原著里是梁山灵魂人物,有诸多闪光点与无奈,承载忠义两难困境,并非真该被如此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