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出征前夕的暗流涌动(1 / 1)

出征前夕的暗流涌动

礼仪闹剧才落幕不久,梁山一众人马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朝堂局势便再度风云突变。北方边疆烽火连天,辽军如汹涌恶狼,倾巢而出、长驱直入,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昔日繁华村镇化为残垣断壁,百姓哭声震天,纷纷拖家带口南逃,凄惨之景直刺人心。消息传入东京,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吵得面红耳赤,主战、主和两派僵持不下,互不相让。

高俅那厮心怀鬼胎,眼珠子一转,抢先出列,满脸堆笑向宋徽宗进言:“陛下,梁山众好汉威名远播,各个武艺高强、勇猛善战,承蒙圣恩招安,此刻不正该是他们挺身而出、报效朝廷之时?理应即刻派他们奔赴前线,抗击辽军,扬我大宋国威!”蔡京在旁不住点头,附和道:“高太尉所言极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呐。梁山军身强体壮、装备精良,打头阵再合适不过,定能杀得辽军片甲不留,挫其锐气。”

宋江心里“咯噔”一下,暗忖高俅此举定藏祸心,却仍恭敬跪地,沉声道:“陛下,我梁山兄弟承蒙浩荡皇恩,早将报国之心揣于怀中,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打仗并非儿戏,粮草军备、兵力调配、行军路线,桩桩件件皆是大事,还望朝廷妥善安排,臣等方能安心御敌。”宋徽宗手抚龙椅扶手,微微颔首,当即下令相关部门全力筹备,不得有误。

李二狗在一旁听得分明,趁众人散去,忙拉着吴用躲到角落,蹙眉低语:“军师,高俅这老狐狸主动举荐,准没憋好屁,怕是要在军备物资上做手脚,拿咱们当炮灰,给兄弟们使绊子。”吴用手捋胡须,目光凝重:“贤弟所言极是,我已暗中安排戴宗、时迁紧盯筹备事宜,稍有异样,即刻回报。”

没几日,戴宗火烧火燎地赶回梁山,一进忠义堂,“砰”地猛拍桌子,怒发冲冠道:“哥哥、二狗兄弟,大事不好!高俅那厮太缺德,采买的粮草净是发霉长虫的陈货,隔着老远都熏人;打造的兵器更是偷工减料,砍几下就卷刃报废,这还怎么上战场?”

众人闻听,顿时怒火中烧,李逵“嗷”的一嗓子蹦起来,脸红脖子粗,抄起两把板斧就往外冲:“高俅这狗贼,净玩阴的,俺这就去劈了他,给兄弟们出口恶气!”宋江一个箭步上前,死死抱住李逵,厉声喝道:“铁牛,休得冲动!此刻莽撞行事,正中高俅下怀,反倒成了违抗军令,有理也说不清。”

李二狗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笑意:“哥哥,咱别怕。他玩阴的,咱也有招儿。先不动声色把这些劣质粮草、兵器封存,当作铁证;再挑个时机呈到皇上面前,让皇上看清高俅的丑恶嘴脸。”顿了顿,又道:“咱们梁山家底厚实,这些年劫富济贫攒下不少好货,先调用自家储备,解燃眉之急。”

吴用当即点头赞许:“二狗此计甚妙,眼下也唯有如此了。我这就安排兄弟们盘点物资,尽快补齐出征所需。”

这边梁山好汉紧锣密鼓筹备,那边高俅、蔡京却在府中举杯相庆,满心笃定梁山军此番出征必败无疑,往后朝堂再没他们说话的份儿。殊不知,李二狗带着兄弟们悄然织就一张严密大网,只等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戳穿奸臣阴谋,护兄弟们周全,守梁山忠义之名。

出征日子愈发临近,忠义堂前气氛凝重得近乎凝滞。梁山好汉们披坚执锐,目光坚毅如炬,齐齐跪地,向着“替天行道”大旗立下铮铮誓言。虽前路吉凶未卜,众人心中忐忑,但为了家国安宁、兄弟情义,依旧怀揣一腔热血,毅然决然踏上未知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