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之前的种种波折后,许大茂的商业拓展计划终于开始显现出成效。他所生产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在市场上逐渐获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可,产品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利润的显著增加。
许大茂看着近期的销售报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坐在自己那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对着负责销售的小李说道:“小李啊,这几个月的销售情况很不错,你功不可没啊。”
小李是个年轻有冲劲的小伙子,听到许大茂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许老板,这都是您领导有方,咱们这产品质量过硬,客户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其实,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许大茂没少下功夫。他深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单纯依靠价格战是无法长久立足的。于是,他在产品质量管控上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他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名叫赵工的质量工程师,专门负责监督生产流程和产品检验。
这天,许大茂来到生产车间视察,看到赵工正在仔细检查一批即将出厂的零部件。他走上前去,问道:“赵工,这批货质量咋样?”
赵工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严肃地说:“许老板,按照咱们现在的质量标准,这批货基本合格,但还有几个小细节可以再优化一下。我正准备和生产线上的工人师傅们沟通呢。”
许大茂点点头说:“赵工,你做得对,质量就是咱们的生命线,一点都不能马虎。你有什么具体的改进方案吗?”
赵工拿起一个零部件,指着上面的一个小部位说:“您看,这里的加工精度虽然在合格范围内,但如果能再提高一点,产品的性能会更好,使用寿命也会更长。我打算调整一下加工设备的参数,并且对工人师傅们进行一次针对性的培训。”
许大茂表示赞同:“行,赵工,就按照你说的办。需要什么资源,你尽管和我说。”
在拓展市场方面,许大茂也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他开始派销售人员到周边城市去开拓新的客户资源。其中有个叫小王的销售员,性格开朗,善于与人打交道。他被派到了邻市进行市场推广。
小王初到邻市,人生地不熟,但他并没有退缩。他通过参加各种工业展会、行业交流会等活动,积极地宣传许大茂的产品。在一次展会上,小王结识了一位当地大型工厂的采购经理,名叫刘经理。刘经理对他们的零部件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
小王热情地向刘经理介绍道:“刘经理,您好啊!我们公司的零部件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优质的原材料,在质量上绝对有保障。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售后服务也非常周到。您可以考虑一下和我们合作呀。”
刘经理有些疑虑地问:“你们公司在我们这边好像没什么名气啊,我怎么知道你们的产品是不是真像你说的那么好?”
小王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些产品的检测报告和客户的好评反馈,递给刘经理说:“刘经理,您看,这些都是我们的产品质量证明和客户的使用评价。我们虽然在这边知名度还不高,但在我们本地已经有很多稳定的客户了,他们对我们的产品都非常满意。您要是有时间,也可以去我们的工厂实地考察一下。”
刘经理接过资料,看了看,态度有所缓和:“嗯,那行吧,我先了解一下,如果有需要,我会联系你们的。”
经过小王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地与刘经理所在的工厂签订了一笔不小的订单。这也为许大茂的产品在邻市打开了市场局面。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许大茂意识到现有的生产场地和设备已经有些跟不上需求了。他开始寻找合适的新厂房,并计划引进一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在寻找厂房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房产中介的老板,张老板。张老板是个精明能干、能说会道的人。
许大茂对张老板说:“张老板,我想找一个面积大概在两千平方米左右的厂房,交通要便利,最好是在工业园区里。你这边有合适的房源吗?”
张老板笑着说:“许老板,您放心,我这儿房源多得是。我这儿有一个厂房,各方面条件都挺符合您要求的。它在咱们市的新兴工业园区里,面积两千五百平方米,交通十分便利,紧邻高速路口和货运站。而且厂房的内部结构也很合理,适合您这种生产型企业。您要是有兴趣,我可以带您去实地看看。”
许大茂一听,觉得不错,便跟着张老板去看了厂房。看过之后,他对厂房比较满意,但在价格上和张老板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
许大茂说:“张老板,这厂房的价格有点高啊,你看能不能再优惠一点?我这可是要长期租用的,而且后续如果我觉得好,还有可能直接买下来呢。”
张老板眼珠一转,说道:“许老板,这已经是很优惠的价格了。您也知道,这个工业园区的厂房需求量很大,我这也是按照市场行情来定价的。不过,看在您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可以和房东再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给您减免一点物业费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