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入国子监报道!(1 / 2)

秦业起身相送,直至贾云章之背影消失于曲径通幽处。

此时,秦可卿轻步出闺,秀眉微蹙,似含春愁,玉音婉转,问道:“爹爹,他……已去了么?”

秦业回身,见女儿如此情态,心中自是明白几分,乃温言抚慰道:“吾儿休要挂怀,那贾云章举止端方,言辞谦和,非市井传言中那般好斗之人。”

“适才同桌共膳,老夫细观其言行,但觉其为人深沉,腹有诗书,胸中自有丘壑,不似轻薄之徒。”

“汝等青春少女,听闻浮言蜚语,易生疑虑,然须知谣言止于智者,不可轻信也!”

秦可卿闻言,轻叹一声,玉容上露出几分无奈之色,道:“爹爹所言,女儿自当明白。”

“只是这人心隔肚皮,好坏难辨,他若真是个好的,女儿自然欢喜,倘若不是,女儿也认了命。”

“只盼此事莫要再反反复复,让人左右为难,届时真个无颜见人了!”

秦业听罢,知女儿心中所虑,复又劝道:“吾儿宽心便是,自古姻缘天注定,非人力所能强求,那贾云章若真是个有志之士,必能体谅女儿家心思,且待时日,观其行径,再作计较不迟!”

秦可卿点头称是,然眉间愁云仍未尽散。

之后,秦业又提及贾云章打贾珍之事,言之凿凿,似有所悟。

他方才反复盘问,细思极恐,深觉此事背后大有文章。

乃对秦可卿道:“吾儿,你可知那贾云章打贾珍之事?我适才仔细询问数遍,觉得此人行事,怕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秦可卿闻言,心中一动,想起方才瑞珠质问之景,贾云章那冷静淡然之态,不由道:“爹爹何出此言?”

秦业凝眉,道:“以他之谈吐学识,怕不似那种冲动无谋之人。”

“他打贾珍,或许早有算计,知此事不会被深究。”

“且看贾母赏赐他丫鬟之举,便知他在贾府中已有一定地位。”

“此人怕是走一步看三步,心思缜密,不可小觑。”

秦可卿回想方才情景,心中亦有所觉,道:“爹爹所言极是,女儿适才也觉他不同于常人。”

“瑞珠虽有些轻视于他,他却始终淡然处之,甚至连生气都未曾有过。”

“如今想来,此人城府之深,确非我等所能揣测。”

秦业闻言,长叹一声,道:“此子,怕不简单,他日若得势,必成大事,只是不知他心中所思所想,究竟为何?”

秦可卿心中却泛起涟漪。

她想起贾云章那深邃的目光,那从容不迫的气度,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情愫。

然而她也知道,这情愫背后,或许隐藏着无尽的深渊。

父女二人相对无言,只听得窗外风声渐紧,似有无尽的心事在其中翻涌。

秦业看着女儿那沉思的面容,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而那贾云章,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日若得势,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思及此,秦业也不再多言,只盼时光能抚平女儿心中之波澜。

父女二人复又归于静谧之中,只余下窗外微风轻拂、花影摇曳之声。

……

且说那贾云章,手持荐书,足步国子监之门。

有司引领而入,行至一雅室,但见室内陈设简朴,书香氤氲,显是读书人所居。

正自打量间,忽闻一声清朗问候:“可是贾公子到来?”

贾云章循声望去,却见一青年儒生,衣袂飘飘,眉目清秀,正自含笑而立。

贾云章忙还礼道:“正是贾某,敢问尊兄高姓大名?”

那儒生笑道:“在下陈靖,与费文渊乃同窗好友,闻得贾公子才华横溢,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贾云章谦逊几句,心中却暗自留意此人言行举止,觉其非泛泛之辈。

陈靖又道:“贾公子此番来国子监,可是要担任典书之职?”

贾云章点头称是。

陈靖轻咳一声,正色道:“典书之职,虽非显赫,却也不可轻忽,其职掌管书籍、文献的收藏、整理与借阅,乃国子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言及此处,他稍顿一顿,见贾云章神情专注,方继续道:“首先,典书需对书籍进行分类编目,以便于查找与借阅,这分类之法,或按经史子集,或按内容主题,总之要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贾云章点头,心中已有所领悟。

陈靖又道:“其次,典书需负责书籍的保管与维护,书籍乃易损之物,需定期翻晒、修补,以防虫蛀鼠咬,确保书籍完好无损。”

贾云章闻言,不禁恍然,其实就是图书馆管理员那种工作。

倒是不难。

陈靖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道:“贾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