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博望坡的爆炸声(1 / 2)

“夏侯将军,离新野还有二十里。”

夏侯惇勒住马,见天色已晚,便准备下令找空旷的地方驻扎,明日整齐队伍,在与刘备一战。

“报!夏侯将军,刘备带领人马前来迎战。”

“什么?”

夏侯惇大惊,看来刘备是想趁他立足未稳,讨个便宜。

“于禁,与我率领前队,前去迎战。”

“将军,且慢!”

李典心中有些忐忑不安,新野兵少将微 刘备既然敢前来,想必是做了万全之策。

夏侯惇问道:“李将军,有何顾虑?”

“将军,我们远道而来,行军半月,士卒多有疲惫不堪。况且不熟悉新野地形,刘备有卧龙相辅,恐有诡计。不如先在此扎寨,明日再前往迎战。”

夏侯惇不屑一顾,道:“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辈,虽有诸葛亮辅助他,有何惧怕?丞相差我等前来,是要活捉刘备,夺取荆州。如今刘备前来挑衅,我若不战,岂不是有损丞相威名?倘若李将军惧怕刘备,可自引本部兵马断后。”

李典见夏侯惇不听劝告,虽心有不甘,可自己身为副将,只得与夏侯惇、于禁同去。

“大胆毛贼,竟敢犯我疆界!”

夏侯惇见前面有一军挡住去路,等到看见了真容后,不禁仰天大笑。

“临走之时,丞相多次嘱咐,不要小觑刘备和诸葛亮。我今观之,衣衫不整,队伍不齐,实乃一群乌合之众,丞相多虑了。我擒刘备,如探囊取物。”

李典生怕其中有诈,急忙劝阻道:“丞相收袁尚、袁谭之时,刘备频繁出击扰乱后方。怎么可能像今天这样,队伍看起来如此不堪一击。”

夏侯惇冷哼道:“李将军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诸葛亮不过一乡野村夫,有何能耐,待我先擒获此人。”

李典往远处望了望,可惜天太黑,什么都看不清。

赵云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夏侯惇大笑,道:“我乃夏侯惇,你是何人?”

赵云道:“常山赵子龙。”

夏侯惇道:“无名之辈,看我一刀取你性命。”

赵云依照军师锦囊上的计谋,和夏侯惇打了三个回合后,故意卖了个破绽,假装打不过,引马退军。

夏侯惇正要催动大军追赶,却被李典唤住。

“将军,天色已晚,小心有诈。”

曹仁也在一旁劝道:“李将军之言有理,还是先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夏侯惇虽然心有不甘,可见天色确实已晚,只得放弃追赶。

“夏侯惇,哪里走?”

刘备自领一军,从树林中杀出来,顿时喊杀声响彻天地。

夏侯惇心里一惊,难道是你埋伏,急忙环顾四周,并未有其他兵马杀来,这才放下心。

“刘备,想当初丞相好心收留你,你竟然不识好歹,可恶至极。”

刘备怒道:“曹贼欺君罔上,私挟天子,擅杀大臣,实乃大汉奸贼。我恨不得斩其首,以告天下。”

夏侯惇见刘备军马稍显整齐,兵士皆身穿甲胄,可与自己的兵马比起来,如土鸡比凤凰。

“刘备,我奉丞相的命令,前来讨伐你。你若识相,快快下马受降,否则定然让你五马分尸”

刘备拍马上前,道:“休要口出狂言,看剑!”

夏侯惇提刀拍马迎战,两人相战十几回合,不分胜负。

刘备见时机已到,故意卖个破绽,露出怯战的模样,骑马向后跑去。

夏侯惇见刘备要跑,此刻顾不得许多,招呼于禁一同追赶。

李典见状,深知前方恐怕有埋伏,便独自领着本部军马断后。

刘备赶上赵云,两军合到一处。

“所有兵士脱去甲胄,扔掉兵器,只管往前跑 ”

夏侯惇一路追赶,见遍地都是遗落的甲胄和武器,大喜过望。

“刘备就在前面,但有活捉刘备者,赏千金。”

一声令下,夏侯惇手下兵士无不奋力向前,高喊“活捉刘备”。

只因天色过晚,夜空无月,再加上地势不熟悉,夏侯惇始终追不上刘备。

“夏侯将军,切莫在追赶!”

混杂在队伍中的于禁平下心,趁着火把环顾下四周,顿时惊骇万分。

此处地势狭窄,仅容四五人通过,山高林密,杂草丛生,正是埋伏的绝佳之地。

“将军,此处狭窄,小心埋伏。”

夏侯惇这时也冷静下来,观察下周围的地形后,顿感不妙。

“速速止住后军,后队改前队,退出此处。”

夏侯惇话音刚落,便瞧见头顶有无数亮点落下来。

“这里萤火虫还挺多的!”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