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调兵遣将(1 / 2)

赵云道:“三哥,这次你就依我吧,等主公和军师回来再说。”

张飞叹了叹气,道:“既如此,先把他给我关起来。”

“张将军,赵将军,真不是我让他们二人放得火。”

赵云道:“现在离天亮还有两三个时辰,你在营中巡视,我带兵士去城内巡视。他们二人一定尚未跑远,我先在城中搜索一番。”

张飞也是这个意思,便领了一百军士 亲自带着巡视营中。

赵云也带领一百军士,分作十队,在城中详细盘查。

新野城外,刘备和诸葛亮并未进城,而是直奔北面的博望坡。

“主公,此地名为博望坡。地势险要,非常适合埋伏,只要我们在这提前埋好爆炸火药,等夏侯惇军完全进入谷中,必让他有去无回。”

刘备喜出望外,拍手称快,道“军师果然妙计,只是那夏侯惇经久沙场,经验丰富,如何肯主动进入这里。”

诸葛亮神秘一笑,道:“主公放心,亮自有妙计。算路程,夏侯惇大军明日太阳落山前定会赶到。”

刘备道:“既如此,我们速速赶回新野,调拨军马拒敌。”

军营大帐内,刘备黑着脸来回踱步。

“三弟呀!三弟!为兄临走之时,如何嘱咐你?”

张飞低声道:“大哥不让俺喝酒,不让鞭挞士卒。”

刘备道:“我再三嘱咐你,可你还是不听兄长之言。粮草被烧,新野缺粮,大军岂能一日无粮。”

诸葛亮劝解道:“主公,粮草尚能支用一日。蔡瑁已应允送粮,两日便到新野。目下夏侯惇大军到来,还是先思退敌良策。”

关羽道:“大哥,军师所言甚是。三弟已知错,待夏侯惇到来,三弟上阵杀敌,可将功折罪。”

刘备叹息一声,反问诸葛亮道:“军师,刚才所言已有良策退敌,可否言明?”

诸葛亮笑道:“主公稍安勿躁,可让军需官埋锅造饭,待兵士饭饱之后,再做打算。”

刘备看了看左右,有些疑惑:“这……”

关羽冷哼一声,道:“夏侯惇距此不过半日路程,军师好生自在,殊不知天时地利人和,若等夏侯惇大军兵临城下,如何退敌?”

张飞附和道:“大哥,二哥所言有理。我与二哥各领一千精兵,前往退敌。”

刘备紧忙劝阻,道:“两位贤弟不可着急,且听军师如何吩咐。”

诸葛亮笑道:“主公不必忧虑,明日鸡鸣之时,可令众将来大帐听调。”

说罢,便起身独自离去。

“简直太过无理,我的长矛呢?”

张飞见诸葛亮一声招呼不打,就起身离开,不由得心生气愤。

刘备赶紧拉住张飞,道:“既然军师说明,速去传令众将,明日来大帐听调,不得延误。”

刘备安抚好众将,便去寻找诸葛亮。

张飞仍在气愤中,道:“二哥,你看看这白面书生,敌人迫在眉睫。身为军师,胸中却毫无一策。大哥整日如鱼得水,我看他就是一摊浑水。”

关羽道:“三弟,且看他明日如何调兵遣将,再做打算。”

“军师慢走!”

刘备快步追上诸葛亮,心里忐忑不安。

“主公还有何事?”

刘备叹息道:“军师,我……我担心……”

诸葛亮看刘备模样,知道他心中所想,便回道:“任夏侯惇几万大军前来,只教他单枪匹马回去。博望坡地势险要,当以火攻取胜,我已经让简雍带领军士,今夜埋伏在博望坡。主公可安心歇息一晚,明日定教夏侯惇兵败而回。”

刘备听后,这才安下心来。

【叮:完成“火烧博望坡”成就,可获得金矿一座】

“金矿!”

诸葛亮不敢相信,竟然是金矿,他再求之不得了。

新野之所以兵马少,就是因为没有钱,也就是金子。

仅凭荆州运回来的粮草,根本无法维持上万人的消耗。

如果有了金矿,便可大量开采炼金。有了金子,才能招兵买马,购买粮草,壮大队伍。

鸡鸣之时,诸葛亮和刘备早早在大帐等候。

见众将到齐,诸葛亮手持刘备印信与佩剑。

“主公印信佩剑在此,如有不服从者,当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众将异口同声,道:“属下遵命。”

只有关羽和张飞不理睬,刘备不禁有些担心。

“粮秣官,即刻清点库中粮草,准备推车人手,随时听候调用。”

“诺。”

“前哨官,时时派出哨探,随时禀报曹军动向。”

“诺。”

诸葛亮环视一周,道:“子龙将军。”

赵云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