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我们还剩二十三人。大家能排成一排吗?”
众人听话地排成一排。
“麻烦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六岁以下的小孩先出来一下。”
有五个人走了出来,令人意外的是,那个拎购物袋的中年妇女竟然也超过六十岁了。
“我带身份证了,小伙子,你看。”
梁高鸿看了一眼,黄桂华,1963年生,六十一岁,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大,可母亲已是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了。
妈,要是我有出息,你也能保养得这么好吧。
想到这儿,他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继续接下来的工作。
“其中有三名老人,两名小孩,他们不参与轮岗。”
“扣除掉他们后,车里还剩十八人。剩下的十八人,每三人一节车厢。”
梁高鸿让他们自由组合,夏亦冰站到了他这边,王元也跟了过来。
“我觉得我们仨有特别的缘分。”王元开口道。
其实他们都心知肚明,他们在一组是因为有共同的秘密。
小组很快就分好了,梁高鸿又宣布了接下来的安排。
“小组里的三人每八小时轮一次岗。”
黄粲扬了扬手机,“可是,我的手机没电了,怎么知道时间。”
梁高鸿问道:“大家有手表吗?”
有手表的人站了出来,正好六人,梁高鸿示意他们把手表交上来。
“我这是电子表,快没电了。”讲话的是个穿高中校服的男生,叫蔡英羯。
梁高鸿露出了难色,如果表不够多的话,就只能缩减车厢数了,但相应的,人员分配多了,大家休息的地方就变小了,车厢的管理也会变得困难。
“王元,王元那儿还有表。”刘正开口了。
王元指着刘正,“你,你瞎说什么呢!”
“我怎么瞎说了,那是我送你的表!”
“你送我的,那不就是我的了吗!”
“看,承认了吧。”
梁高鸿伸手,道:“配合一下吧,领导。”
王元骂骂咧咧地交出那块金表。
“现在,每个车厢都有一块表了,大家就按照表上的时间,每八小时一班,进行轮班制。”
梁高鸿按组发发表,发到他们组时,王元一把抢过金表。
“哈哈,该是我的东西终究还是我的。”
梁高鸿摇了摇头,叹着气走开了。
“剩下五个不用轮值的老人小孩分别去一节车厢,如果有家属的,最好跟家属一起。”
梁高鸿他们组分到了黄桂华。
“我们组在第二节车厢,有什么事,方便找管理员。后面一组一节车厢,这样哪节车厢有什么情况,别的车厢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之所以不选第一节车厢,是因为梁高鸿怕打扰到管理员。
做完这些后,他又分别给每组排了班,结束时已是将近四点。
梁高鸿给自己排了第一班。车厢内王元已经打起了呼,黄阿姨和夏亦冰也发出了轻轻的鼾声,但他一点也不困。看着昏黄的车厢,他陷入了沉思。
列车,会开往死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