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重生(1 / 4)

宣正殿,烛火明亮,萧兰成伏案批阅奏折,他面色凝重,沉闷的气氛笼罩着殿内,一旁的侍立小内侍连呼吸声都凝滞了。

啪的一声,萧兰成猛然将手上的奏折掷在地上,“放肆!”

小内侍连忙下跪,这段时间陛下和朝臣因为立后一事闹得不愉快,好不容易陛下占了上风,可以如愿立太子妃为后,但陛下自打东宫回来就阴沉着脸,这不应该啊。

“去传尹昶进宫见朕。”萧兰成吩咐道。

小内侍连忙应声。

片刻后,丞相尹昶进宫。

尹昶一身简便长袍,美髯凤目,风姿秀逸,他进殿后草草行礼,施施然坐在下首,“不知陛下唤臣何事?”

看他自在散漫的模样,萧兰成轻哼一声,将奏折甩在他身上,“你自己看,赵逊这老匹夫,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尹昶接了奏折,一目十行地翻看起来,眸色渐沉,“高凉王竟如此急躁,如今战局吃紧,他带头提出与北戎议和,挫伤我军士气……”

尹昶起身郑重行礼,“陛下,此事万不可答应。”

“朕心中有数,赵逊居心不良,朕立发妻为后,他带头反对,如今朕欲抗击北戎,收复边地,他却要议和。”萧兰成十分不悦。

“陛下,高凉王根基深厚,轻易不可撼动,他今次挑衅陛下,陛下不可全然听之任之,亦不可全然否决。”

萧兰成不满地沉着脸,责问道:“好你个尹昶,你是叫朕同意和北戎议和,还是让朕贬妻为妾,当一个负心薄幸之徒?”

堂上高坐的君王像一头蛰伏着即将发怒的雄狮,尹昶心下一跳,忙伏地道:“陛下,边塞事关千秋国祚,形势逼人,娘娘向来体恤陛下,必能明白您的为难之处。”

殿内陷入一片沉默,一双玄色金线龙纹靴停在尹昶的视线中,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尹昶,你真叫朕失望。”

“臣惶恐。”尹昶以头叩地。

萧兰成走到殿门处,遥望远方乌云密布的天际,“罢了,我欲亲征北戎,朝中诸事,还需托付给你。”

尹昶讶然,“陛下,您初继位,朝中局势未稳,战场上风云不测,您万万不可以身犯险啊。”

萧兰成一摆手,“你起身吧,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多言。赵逊想要个坐在龙椅上任他摆弄的傀儡,也得问问朕愿不愿意。”

尹昶思忖再三,“陛下,不知此时娘娘可知情?”

萧兰成骤然回头,怒瞪他,“你此话何意,难道朕的决定还要受制于她一妇人?”

尹昶微笑,“臣并无此意,只是娘娘向来挂念陛下,沙场刀枪无眼,御驾亲征也并非须臾之事,娘娘恐会十分忧心。”

萧兰成心下愤然,挂念我?挂念我会赶我走?挂念我会自请下堂?甚至连皇后之位也可以弃之如敝履!

妇人善变,一翻脸,往日的情分通通都不顾了。

看见君王脸上神色变幻,尹昶心中有几分明了,“陛下切勿一时冲动,亲征一事,万望三思。”

尹昶告退后,萧兰成望着案桌上跳跃的烛火出了神。

侍奉的小内侍看见皇帝一动不动似木人一般,心里直打鼓,他出门去换茶,正巧碰见内务总管无疾,他连忙将人叫住。

“师父,今儿个陛下自打皇后娘娘那儿回来,就不吃不喝的,一会儿发呆,一会儿生气发火摔折子,这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无疾横他一眼,“陛下和娘娘鹣鲽情深,你胡诌什么,该干嘛干嘛去。”

小内侍挠挠头告退。

走到皇帝跟前青玉案旁,无疾躬身劝道:“陛下,您没用晚膳,又批了一下午折子,不如歇会儿吧,龙体为重啊。”

皇帝犹自出神,无疾摇摇头退下了。

真不知道这夫妻两闹什么别扭,旁人连插句嘴的余地都没有。

萧兰成神思不属,他心里很憋闷,又无法诉诸于人。

萧兰成年少被俘,落下一身病痛,生母为保全他的储君之位,自缢身亡,他在谈氏眼皮子底下强撑了数年,却也逃不过被陷害废黜的命运,半生波折,费尽心机,在而立之年如愿践祚称帝。

本该是人生最痛快的时候,他却不痛快极了。

本以为终于告别了阴暗晦涩、屈居人下的日子,从此以后,他可以尽情施展抱负,创造宏图伟业,成就太平盛世。

可朝堂之上,高凉王赵逊手握十万大军把持大权,结党营私,江南水患频发,北戎虎视眈眈,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他夜不成寐,焦头烂额。

更令人恼怒的是,他排除万难立谈氏为后,而她如此不知好歹,竟然自请下堂。

他和谈氏少年夫妻,结发十载。

虽然他从未开口言说,但是谈氏在他心里有不可动摇的位置。

边地流放七年,谈氏的辛苦操劳他都看在眼里,多少次他病重垂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