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空气传播的谎言戳破后,大家已彻底丧失了对监事最后仅存的一丁点儿信任。
人们只想赶紧逃命,将监事那帮人的阻挡行为定性为瘟疫的陪葬。
于是团结起来拼命抵抗,加之罗言的部署来的又急又乱,被整了个措手不及,大家很快就成群结队地抵达城门口。
相比这个出城的巨大人流量,城门口此时守卫的人手又是相对稀缺。
虽然罗言已命人前去支援,但人心涣散,中途也跑了不少下属,再加上时机稍晚,支援还未抵达,民众已经突破城门防线。不少民众趁乱成功出城,意味着罗言等人此次行动的彻底失败。
杨蕴早就部署好一切,他命人趁乱将罗言一帮人一网打尽,真是做到了蛇打七寸。
杨蕴很贪,要名利双收。只要罗言等人愿意认下这宗罪行,他就完美地达到所有目的,功成身退。
他在抵达废墟前,早已私下对罗言等人严刑逼供,罪状早已拟好,只需他点头签字画押,他的家人就能免于责难。
罗言没得选择,其实他对杨蕴压根没抱任何幻想,杨蕴名声传的再好,他们这些做手下的,心里怎会没个准数。
李溪元当初匆忙赶到监事堂,告知大家瘟疫无法控制时,他就隐隐担忧杨蕴会赶尽杀绝。
但他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笃定杨蕴贪慕虚名,且信奉圆象,应该不至于对旧部也赶尽杀绝。
最讽刺可笑的是,他认为的理由恰好加速了他的死亡。
对恶魔抱有幻想无异于饮鸩止渴。
而罗言被押到此处,也是一场赤裸裸的作秀。杨蕴要求他当着众人的面,面对这千万幽魂,承认自己才是始作俑者,当众认罪伏诛。
至于那些清楚,是杨蕴亲口吩咐埋下火药的人,早就被深埋在地底,成了不见天日的冤魂。
一切似乎都已尘埃落定。
令人惋惜的是,在那群人中,没有一个知道爆发瘟疫的根本原因。
那些感染的人一死,人们竟丧失了探究真相的欲望,而那些死去的,终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
杨蕴等人撤退后。那口枯井旁,出现了一个清俊的身影,他双手紧握着,蓦地,嘴角轻轻勾起。
虽历暴雨,但乌云未散,凄厉的乌啼响彻云霄……
第二卷 多重思想
如果你问西部的原住民,绿神代表什么?
他们不会给你准确的答案,只会让你短暂地逃离那繁琐生活的禁锢。
走走停停,东南西北,去捕捉绿神的踪迹。
它是从坚硬石头中破芽而出的凌霄,是只争朝夕,一瞬绽放足矣的昙华,是牛羊成群,是青草依依;更是那一瞬的求仁得仁,是沉甸甸的负担,是一个吻,是彼此的唯一。
你可能会觉得,这好似回答又没回答,于是愈发不解。
绿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千差万别的答案。
越是苦难,越是慰藉。
有些问题原本就没有答案。
但过于执着己念,便会陷入那万丈深渊,这无关任何信仰。
在北部和西部的交界处,有一道天然屏障,莲峰绵延三千里,山势高绝,飞鸟难渡。
莲峰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冰原,但冰原非冰,它得名源于一常年结冰的内陆湖——冰湖。
冰原便是绿神文化的起源地,相传冰原从前是一片汪洋,上天降下一位清冷凛冽的神女,她带着天神的旨意,为了西部人民更好地繁衍生息,将汪洋划成草原。
只是轻手一挥,翠绿便将天蓝侵蚀同化,最后只留下冰湖的蔚蓝,成为绿野之眼,作为点睛之笔。
沧海桑田,四季轮转。肥美的羊群填满了绿野的空寂,牧民的高歌打破了历史的沉寂。
她被视为冰原万物的起源,被大家尊称为绿神。
翠祀的本意为祭祀绿神,往往是以族群为单位进行。
冰原族通常会在全族上下挑选拥有各式绿瞳的少女,让她们在草原聚成一团,手捧刚采摘的洋桔梗,还带着清透的露水,绕着祭台,迈开矫健的舞步。
庄严中透着随性,圣神中不乏新意。
世代更替,翠祀的形式变得丰富,寓意也逐渐延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领悟,信仰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但对欣欣向荣的渴望始终根植心中。
此时,李烯他们正待在冰原最南部的小镇上歇息。杨蕴走后,他们偷偷跟随其后,一路北上,但又不敢靠太近,走走停停,后面断了视线,只能先暂时在此处歇息。
他们之前拼命赶路,此时才有了时间整理线索。
不过,在一起整理前,李烯寻到一家路边摊,回寄了一封信,那人的字还是一如既往的丑,本来两句话就能写清楚的事情,还浪费了两张纸。他腹诽着,把信揣好,以极快的速度回了一封信,字迹飘逸,挑选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