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3)

杜林宜如往日一般去水云间书斋上工,他平日在此只需要负责堂厅书籍的整理,虽然月例不高,但水云间作为长安城最大的书斋,存有许多孤本典籍。在准备今年春闱的会试期间,这份差事倒是为他节省了一大笔购书费用。

尽管只是一个书斋伙计的位置,当初还是吸引了众多长安城的寒门学子争相竞争。

一年前,杜林宜来京城备考,生活困窘。就在他穷困潦倒之际,一位少年主动找上了他,表示愿意为他承担在长安城的所有开销。

杜林宜满心疑惑,不解地问:“长安城中的举子众多,为何公子偏偏选中了我?”

他一介穷酸书生,身上唯一有价值的就是举人称号,但是来京赴考的学子哪一个没有举人的名号。他在其中,根本没什么值得让人注意的。

少年解释:“杜公子前几日在城西翠茗楼门口摆摊为人写信的时候,有人纵马闹事,公子在马蹄下救了一个孩童,并且不惧权贵,当街怒斥那纵马的世家子弟。”

杜林宜回忆起那件事,当时那世家子弟找人掀了他的摊子,还让他身受重伤。这几日为了治伤,他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

他原本是淮南的商贾之子,本无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家中人费尽心思为他安排了一个农籍,让他可以参加科考。利用家中的钱财来打点,让子弟参加科考,这在商贾家族中是常见的现象。

士农工商,比之农户,商贾人家有着充足的钱财给家中晚辈安排私塾夫子教学,自然也不甘于商贾身份。

然而事与愿违,杜家并非商贾大户,经营的业务也只是普通的丝织行。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家中父母变卖家产才还清了债务。

家道中落,杜林宜在长安城中一时失了经济来源。为了维持日常生计,他来到城西翠茗楼门口帮人代写书信。他的书法得益于江南名家的指点,一手楷书颇具神韵。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我家主人当日就在翠茗楼上目睹了你的所作所为,但因身份特殊,无法当场出手相助,还望杜公子体谅。主人说杜公子不同于一般都学子,她愿意愿供你日常开销,让你安心准备会试,日后公子进入朝堂,我家主人也会全力相助与你,只要杜公子能为我家主人所用便可。”

当日那赶来的官差谄媚世家权贵,本想永寻衅滋事的名义将他关入牢狱,但却被赶来的店东家拦住。指了指楼上的雅间,说是贵客嘱咐,想来当日那人便是这位少年的主人。

身份特殊?随意便能指使府衙,连那世家公子也没反驳。莫不是宫里的人?

杜林宜看着面前的少年身着一身浅蓝色锦袍,显得尊贵典雅。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皮带,悬挂着一把锋利的宝剑,英勇矫健。手腕上戴着护腕,上面镶嵌着小块玉石,熠熠生辉。颈间佩戴着一串由珍贵的和田玉制成的小型玉佩。

他刚刚称呼主人,应是家中随从,长安城寻常世家应是养不起如此气质的随从。无疑更是加深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顺邺朝并无皇子,难道是京中的王爷。如此招揽举子,为了什么。

少年看出杜林宜的疑虑,安慰他说:“杜公子放心,我家主人不会让杜公子行伤天害理之事。公子不甘举人之名,来京赴考,想来也是为了往高处走。杜公子不慕权贵,但这长安城中,若想扎根,定要淌入其中,公子为何不找一个合适的力量倚靠。”

杜林宜在京中并无根系,身后也无世家支持,如今更是连书院私塾都进不起。这对他,确实最合适的选择。

思量万千,他最终还是答应了少年的条件。

他们给他安置了一个僻静的住所,还给他淮南的家里送了银两,让家中父母衣食无忧,最后又顺杜林宜的意思给他安置了这水云间的伙计位置。

如今他白天来水云间温书学习,晚上便回住处。和京中世家那些随意便弃若敝履的幕僚比起来,他倒是自在多了。

杜林宜不由得好奇少年背后的人。他当时问过可否和他意见,却被告知只需安心准备,主人自会寻时间来见他。

祁昭乐从大长公主府中离开没有直接回宫,她让铃儿穿着她的衣服先行回宫,随后便跟柳桉一起往水云间的方向走去,春闱马上开始,她也该去见见杜林宜。

水云间临城中河道,开在长安城的繁华闹市,倒是有闹中取静之意。室内总共有两层楼,一层是寻常书籍字画,二层则是搜寻的罕见孤本。虽然才开业两年,但是已经是长安城最大,品类最全的书斋。

午后的水云间人并不多,祁昭乐刚刚走进去,杜林宜便迎了来,一脸笑意:“客官是想找字画还是书籍?”

杜林宜话刚说完抬起身看到了跟在祁昭乐身后的柳桉,一脸不可思议。

祁昭乐看着呆愣的杜林宜,“柳桉同我说,你想见我。”

杜林宜连忙回道:“是,敢问贵人如何称呼。”

祁昭乐打头上了二楼,说道:“旁人一般唤

最新小说: 含黛 心动难眠 谬果[破镜重圆] 他,又出现了[穿书] 娇娘二嫁 念念勿忘 奉御女官(清穿) 大明一家人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娇华(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