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高兴。
又是忙忙碌碌好些天,终于轮到了林月和陆远休息的日子。
食肆的经营进入正轨以后,林月就和李掌柜商量,四人轮着,每旬休息一日。
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林月不会为了钱财而丢失生活。
不过因为陆远还小,一个人来不放心,林月和李掌柜商量两人一起休,到了那日,食肆少备点料,卖完就关门,李掌柜两人也能应付的过来。
林月终于舒舒服服睡了个懒觉。
锅里温着陆蓉儿做的红薯粥,因为时间够长,林月盛出来的粥软糯到不行,她配着小萝卜咸菜,直接吃了两大碗。
今天天气不错,林月决定把被子什么的都拿出来晒一晒,跑了两趟才把晒完,林月又开始搜罗要洗的衣物,她在屋子里转一圈,才意识到床上还坐着个大活人。
之前林月忙进忙出,陆江名眼睛不自觉跟着她的身影转,此时林月停下来,陆江名看她一眼,收回视线,微垂着眼睛不知在想着什么。
苍白的脸色透露着一丝病气。
林月不禁扶额。
怪她,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陆江名醒来大半个月了,竟然没想到让人出去晒晒太阳。
“陆江名。”林月叫他,“出去晒晒太阳?”
陆江名骤然睁开眼睛,这么久,第一次听林月见他名字。
他点头。
林月喊过来陆远。
陆江名现在身子还弱,腿上没什么力气,林月和陆远一人一边,扶着他站起来。
脚掌挨地的时候,陆江名一瞬竟支撑不住,身体陡然一斜。
林月原本扶的胳膊,见状赶紧半搂着男人的腰,让他的胳膊搭在自己肩膀上。
林月,“没事,慢点就行?”
陆江名从未和女子如此亲近,左手臂微微僵持,不敢搭实,就这么被扶了出去。
久不见天日,出来的刹那,陆江名被热烈的日光刺了满眼,整个人被温暖包围,他突然觉得,万箭穿心时那刺骨的寒意,正在渐渐消失。
阳光处早已摆放好一张靠椅,林月将人安置好,扭头去了正屋。
许久没有和周氏好好说话,林月索性将周氏也背了出来,坐在院子里唠家常。
院子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阳光下散发出绿盈盈的光芒,陆江名将院落的一切打量了好几遍,目光最后停留在乐呵呵陪周氏说话的林月身上。
婆媳关系好像不错。
陆江名这么想着,以后若他离开,林月和周氏应当也会这么继续下去。
陆蓉儿端了药来给大哥,见他不眨眼盯着林月看。心里烫贴不少。
大哥喜欢玉茹姐姐,陆蓉儿一直怕大哥对林月不满,但此刻看大哥的神情,应该不会。
和周氏聊了一会,林月抬头看看太阳,快中午了,站起来要去做午饭。
“娘,今天咱们吃素饺子怎么样?”
昨天食肆泡好的粉剩了一些,林月带了回来,正好今天包饺子。
周氏笑着应下,提议,“这日头好,你把东西端出来,咱们做院子里一起包。”
陆蓉儿去后院摘韭菜,林月在厨房和面,炒鸡蛋。等陆蓉儿的韭菜洗好,林月把切好的粉条和韭菜一起放进锅里和鸡蛋搅拌,加上调料,美味新鲜的馅就调好了。
林月和陆蓉儿端了案板擀面杖,放在周氏旁边,三人说说笑笑的包起了饺子。
后来陆远跑回来,看到后也立刻加入。
一家人其乐融融。
陆江名从未有过这种体验。
从前用饭,他只知端上来的样子,并不晓得中间原来还有这样的过程。
再看陆家老小,从他醒来时面容愁苦的周氏、胆怯少言的陆蓉儿、阴沉的陆远,到如今的喜气洋洋,这里面,很多是林月的功劳。
她是个神奇的女子,好像能扛起一切。
几十个白白胖胖的饺子进锅,再捞出来,每碗都散发着热腾腾的香气,林月还另外配了蘸水,有醋碟和辣碟两种,陆远每个都尝了,直呼好吃。
吃过饭又美美的睡了个午觉,醒来以后,林月把两兄妹叫到周氏屋里,告诉他们,要带他们去县城买东西。
陆远:“嫂子,我们都去么!”
林月笑着回答,“都去。”
陆远乐的一蹦三尺高。他现在虽然天天进县城,可是却只局限于食肆那一块地方,临安县听说大的很呢,他今天定要好好逛逛。
陆蓉儿却摆摆手,“嫂子,我就不去了。”听二哥说做牛车去县里要两文钱呢,嫂子赚钱不容易,要省着点。
十岁大的小姑娘,眉眼温柔,身量纤瘦,今年突然抽条,衣服还好,裤子却已经短了一大截。周氏这几个月经历了大起大落,一时还没来得及给女儿摆弄衣服。
林月一眼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