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2 / 7)

岚松家只有三间正屋,为了娶大儿媳,临时在旁边又加盖了两间小房,这一家六七口加上新娶的媳妇全在这一个院里,大了的孩子只能四处蹭别人家住,安勤再过去,真是连下脚的空也没有了。

过几天媒人捎来话,说房子现盖怕是来不及了,屋后有家姓杨的五保户,是薛家远房的表亲,老两口无儿无女,院子里有两间空余的偏房,说可以给借着用用,可人家也有个要求,要孩子等老两口百年之后给养老送终。

兰君心疼的看看里屋的女儿,这还没过门,就这样那样的烦心事,等过了门,孩子不在眼目下,不知还要受多少委屈;安勤也是个善良的人,她不忍为难他心爱的人,只说这也不算啥,多个老人还多份福气呢,我和回话的媒人也跟着一起劝兰君:要不是实在没法子,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给别人养老呢。

好说歹说,日子总算是定下了,转眼就到了年下,一场大雪过后,我那当兵的女婿从部队回家探亲,在巷子里我远远的看见个穿军装的军人,我在监狱里十年,一看见穿军装的心里就打怵,我看他往这里来,我就往家里退,兰君紧跟两步,把我拉住才没闹笑话。

等女婿走近了,我仔细一看,才几年不见,这孩子长成了大人,穿上一身军装,更显得英俊挺拔,再看看我家的女儿,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人人见了都夸两个人般配。

孩子见了我,伸手给我敬了个军礼,我半天才回过神来,手足无措的也抬了抬手;女婿看看安勤又看看我,张口就喊了声:爸!这一声爸喊的我直冒汗,按说还没过门,即便是过门了,我们当地的风俗也只需喊声“叔”,倒是我蹲监牢的地方倒是结了婚要改口喊声“爸”。

和年轻人也不知道聊什么,我只问他在部队的生活,他说六个人一间屋,一日三餐,伙食也好,每天五六点钟就起床拉练;我听他这样说,心想和我在监狱里的生活也差不多。女婿倒是个勤力人,也有眼力劲,不停的往我杯子里倒水,我反倒成了客人,一中午他倒的紧,我喝的紧,不大会我一个人喝了满满一茶壶。

到了出嫁的这天,我怎么着也睡不着,一趟一趟的开门上厕所,兰君也睡不着,只在床上半坐着,借着墙根清凉的月光,我摸着兰君干瘪的手说:这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孩子们都到了结婚的年纪,当初娶你的时候,也是个冬天,我还满处的乱窜,害的你和大公鸡拜了堂。

兰君也觉得怪滑稽,只说:没想到和你这个二流子倒过了半辈子,按说孩子们大了,成家立业是高兴的事,但又总怕孩子们过不好,不过看你这样的都能改好,孩子们只要好好的,日子肯定也能过好。

说着说着,我和兰君就起来了,点上油灯,兰君一个个数着给闺女的陪嫁,虽然家里过的不富裕,但结婚的大事,总不想亏欠了孩子,在这点上我和兰君出奇的一致;今年秋天兰君就备下了棉花,早早的缝了四床被子,又把院子里的二十年的梧桐树伐了,打了一套双开门的大衣柜,又东拼西凑了几十块钱,置办了一套时兴的嫁妆。

太阳慢慢的升起,安勤早早穿上了最鲜亮的新衣,几个小姐妹给她简单的擦了擦、画了画,就比画上的还好看。铁蛋也早早的起床,扯着姐姐的衣角一个劲的掉泪,这些年我不在家,兰君天天里里外外的忙活,铁蛋只靠着姐姐爱护他、心疼他,看铁蛋哭,安勤也舍不得丢下弟弟,丢下爹娘,也一个劲的哭;我看见了,想起这些年对孩子们的亏欠,也不自主的流下泪来;兰君看着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从今要变成了两家人,也偷偷的抹眼泪。

等太阳转到正南,还不见迎亲的人,我就让问事人去问问啥情况,不大会问事人喘着粗气跑回来,说大喜的日子,咋能出了这档子事。

岚松她娘六十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大好,前一阵子病了一场,我和兰君还提着篮子去看她,最近虽然好了些,但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

孩子第二天的喜事,头天过油,有炸下的酥鱼、酥肉、酥丸子,还有提前备下的一碗碗红烧肉,都码放在锅屋里;头天岚松给他娘端了一碗烩菜,老太太高高兴兴的吃了满满一大碗,睡到半夜,老太太还没尽兴,又偷摸的去厨屋里吃了半碗凉下的红烧肉,那年月,常年的缺油少盐,肚子里缺油水,老太太猛一吃,再加上原本的病没有好利索,就一直的拉稀,折腾了一夜,本以为吃点药就好了,可挨到了天亮,老太太又一直喊肚子疼,岚松一边张罗着喜事,一边来回的看护老娘,心想过了今天的喜事,再去大医院里给瞧瞧,可就在岚松忙前忙后的时候,她那大腚老婆,铁青着脸,把岚松叫到了一边,小声的说:咱娘看着不对劲,你快去看看。

岚松到了屋里,看她娘脸色蜡黄,头上一个劲的冒虚汗,还捂着肚子来回的翻,这时候老太太才说,昨晚除了那一碗烩菜还偷吃了半碗红烧肉;岚松一早到锅屋里确实看少了半碗红烧肉,只当是家里孩子嘴馋偷吃了,因为这,还训了小五一顿。

听老娘这么一说,岚松也吓坏了,忙张罗着把老娘往城里拉,可老太太是个明白人,说

最新小说: 心动难眠 娇华(双重生) 谬果[破镜重圆] 大明一家人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念念勿忘 他,又出现了[穿书] 娇娘二嫁 奉御女官(清穿) 含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