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伞的宦官不敢有丝毫不满,赶紧低头认错:“奴才知错!”
“人啊,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清楚!”李宥嫌弃的甩甩手,扭头对李宽说道:“二哥,你说是不是?”
“谁说不是呢,哈哈……三郎昨晚之事,阿兄没看见!”
穿着貂皮大衣的李宽笑道,他哪能听不出来话外之音。
但是他不在意,得知李宁苏醒的消息,他很开心。
李宽拨开头顶的伞,任由大雪落在自己头上,眼神闪烁。
都说在皇家母凭子贵,但现实却是子凭母贵。
如今年仅十二岁的李宥全然把他和邓王不放在眼里。
谁要李宥的母亲是对大唐有再造之恩的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亦是唐代宗李豫的外孙女,唐德宗李适的外甥女,唐顺宗李诵的表妹。
郭氏家世如此显赫,放眼天下怕是没有一个家族能媲美。
所以李宥的骄横狂妄自有他的本钱。
在朝臣眼里就算李宁有皇长子的身份,再把二皇子李宽绑在一起都不及郭贵妃及其家族的分量的……十分之一。
唐宪宗李纯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后,很中意发愤图强的李宁,却迟迟不愿确定太子之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忌惮郭贵妃背后的势力。
更不用说澧王李宽的母妃地位比纪美人还要卑贱。
李宁苏醒,意味着自己又可以躲在他身后悄悄发展,李宽怎能不开心。
看着李宽对自己的嘲讽毫无反应,这让李宥脸色缓和了不少。
十二岁的年纪毕竟还是个孩子,情绪变幻无常。
李宥很快就忘记了之前的不快,他一脸傲气,背着手斜视身后的二哥教训道:“上位者要有上位者的样子,哪有亲自上阵打猎的,不然要扈从干什么?
母上说,人要有自知之明,大哥以为自己很神勇,处处想学太宗皇帝,呵呵……
这可是前车之鉴,二哥可千万别学大哥,不然……”
李宽笑眯眯道:“三郎看的透彻!”
看着唯唯诺诺的李宽,李宥的心情莫名的愉悦起来。
挨顿打怎么了?父皇喜欢大哥怎么了?
澧王还不是服服帖帖,也许父皇不立太子是在等自己长大。
想到这,李宥舒展了一下筋骨,掏出一锭金子丢到那名挨打的宦官脚下,漫不经心道:“不用打伞了,孤要泡个热水澡,回去准备吧。”
十二岁的李宥本来没多少力气,加上那锭足足十两的金元宝让那名宦官喜笑颜开,立马忘记了刚才的不快,迅速转身离开。
李宥记得母妃说过打人一巴掌,事后就要给颗枣。
母妃还说过,要他结好宦官,因为如今的宦官是陛下的最信任的群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二位小王爷抬头一看是李纯的贴身宦官,连忙迎了上去:“公公,是不是父皇召见孤?”
那位宦官摇摇头,一脸严肃道:“陛下有旨,邓王刚醒不便见人,两位请回吧!”
“儿臣领旨!”
李宽依旧淡然,李宥却一脸铁青。
李宽起身后拉着那宦官的衣袖悄悄地塞了一锭金子,小声问道:“公公,父皇都在里面多久了?”
那公公抬头看天不动声色道:“陛下来时雪还没下,现在准备与邓王共进晚膳了……这会儿雪大,二位小王爷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