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两方不情愿,秦公子急着退亲,我也正有此意。”
“果真如此?”秦昭宥见这样说,高兴得要蹦起来:“那姑娘为何不赶紧去跟相爷说,把亲事退了吧。”
明溪苦笑:“我一个女孩子家,你让我去主动退婚,秦公子打的一手的好算盘。“
“不是,姑娘误会了,“秦昭宥企图说服她,因而道:”我是这样想的,相府为高门显贵,只要相府那边先退婚,对谁都没妨碍。家父家母那边我早就坦白了的,可他们不敢得罪相府,何况我秦家小门小户的,得了这样的姻缘居然还退婚,岂非成了汴京城里不知好歹的笑柄。“
明溪觉得他这一番宏论简直岂有此理。原来这就是他想的破局之策?今儿来见她,只是为着逼迫她去责难相爷。当真读书读迂腐了,异想天开。“秦公子,我便直截了当的告诉你,你若想退亲,得拿出妥善可行的法子才行。快别再打这样的主意了。“
秦昭宥执着道:“姑娘莫非有苦衷?有什么苦衷,可以说出来,咱们一起参详参详。“
还参详什么,才刚不是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吗!明溪几乎要发疯,他先入为主的只考虑自己,还特别理直气壮,简直跟他说不通。“秦公子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反而强加给别人。才刚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婚事是两府长辈定下的,并非我单方面的一厢情愿,更不是咱们私下碰个面,一拍两散,就万事大吉了。与其在这里跟我纠缠不清,毫无意义,不如赶紧像个妥善的法子。”
秦昭宥见这样说,终于彻底死心了,那神情非常的失望。满面愁容的怔在那里,犹如霜打了的落叶,深秋的花枝,凄风苦雨的词人……口中只是自顾咕哝道:“这样不成,那样也不成,这该如何是好。我早有心中属意的人,又怎能跟姑娘成婚呢。这几日|我反复思量过,狠狠心要断了这份念想,可是不成啊,我就是忘不掉……
原来他有了意中人,多半便是苏小妹,明溪心下想了想,以他这状态,指望他想应对之策,那是老和尚瞧嫁妆,休想!还得自己来想法子,想到苏小妹今儿的拜帖,忽然心生一计,便劝秦昭宥:“秦公子先不要灰心,我有一事不明白,秦公子心悦苏姑娘,家里可都知道?”
秦昭宥的反应十分惊诧,惊诧的是她如何一眼看穿自己倾慕之人是苏小妹,二则她这样问,摆明算准了他不敢向父母言明。他的确不敢:“我怎能为一己私欲,毁了苏姑娘的声誉,若非正式去学士府提亲,我是一字不能提,一字不能说的。”
他这回倒晓得分寸了,不能毁了苏小妹的声誉,那旁人的声誉他是一点没放心上。明溪淡淡一笑:“秦公子临摹苏姑娘簪花小楷,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可见公子用情至深,也是个专情的人。我想公子至今没去苏府提亲,怕是因为门第悬殊的缘故,不过这倒也不难。马上春闱大考,倘或公子此番高中,有了功名,新科进士足以抵消门第沟壑,那时再去提亲,定能功德圆满。只是放榜之前务必把咱们亲事退掉,否则到时即便公子高中,也不中用了。既然如此,秦公子为何不搏出来,拼一把。“
秦昭宥不明白,“姑娘这话的意思是……“
明溪缓了缓神色,故意显得云淡风轻,目光侧过去看着远处的殿宇飞檐:“秦公子难道没听过先贤辞官挂印的典故?”
武圣汉寿亭侯辞官挂印,这典故耳熟能详,怎能不知,但秦昭宥还是不太懂:“这和咱们的事有什么相干?”
听着八竿子打不着,其实明溪大有深意,耐心说给他道:“昔日武圣身在曹营而心怀旧主,挂了大印在大堂上,拂袖而去,纵横沙场,千里走单骑,最后也博出个英勇忠义的千古美名。可见出路都是搏出来的,秦公子既然心里认定了苏姑娘,何不效仿古圣先贤,拿了定亲聘书,只要往相府一放,秦公子自己都不必出面,这事就成了。”
秦昭宥听出一身冷汗:“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明溪道:“相爷朝中重臣,收了聘书便断不会再找秦家理论,府上令尊横竖被蒙在鼓里,事后传出去也只是你自己招惹非议,无非说你心比天高,任性妄为,影响日后议亲罢了。但你心里认定的是苏姑娘,与旁人议不议亲还有什么要紧呢,有朝一日,和苏姑娘结成良缘,那些非议自然就烟消云散了。等外头真相大白,知道退亲是因为你不舍弃心中旧爱,保不齐还会夸赞你至情至性,这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呢。”
其实此事主动权在于他,但凡他能豁得出去,要退亲能有一百个法子。只是他不敢想,也不敢用。既要达成自己心中期盼的结果,又想着自己毫发无损,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
明溪必须把这些道理给他讲清楚,把思绪给他捋顺,让他知道什么才是他该做的,否则他一团乱麻,心存妄想,终究拿不出决断来。
“秦公子自己好好想想吧。”
该说的说完了,最后还得他自己拿主意,他是该好好想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