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6 / 7)

龚书记怒斥儿子:“胡说八道什么,没个正形!你就不能学学人家陈勇!安夏呢?”

龚伟悻悻:“不知道,刚才听到市里来电话之后,她就跑了。”

在办公室里没见到她,在车间里也没找到,最后在研发室里找到了。

她双手抱在胸前,紧绷着下巴,盯着那台机械臂:“出错率能不能再降一降?”

余化龙:“这已经是现在最低的错误率了,程序出错这种事情,有时候真的是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会那样。慢慢排查也不一定能找出来是在哪个循环里出现的问题。”

陆雪现在在灯泡厂上班,晚上才会来。

安夏现在很想他能给自己一个保证,保证0 BUG,0错误,实在不行,一年出一两次也能原谅。

刚才市里来电话,说法国公司准备订购牡丹厂的新型面料,报出的订购数,超过那台二手日本设备的生产能力。

如果机械臂可以正常使用,则刚好能完美覆盖。

现在机械臂的研发主体部分已经基本完成,时不时的还会出点小问题,需要停机检修。

这会影响生产效率。

“为什么程序就一定会有BUG呢?”安夏苦恼万分,本以为她重生到了八十年代,就不用跟BUG斗气。

万万没想到啊,人生就是这么的奇妙。

当初她跟程序员对轰的时候,程序员举了个例子:“报纸上还有错别字呢,我写那么多行代码,还不许我犯错了?!”

每个业务流程都有可能出一个BUG,执行不到就没事,执行到了就要修。

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运行到哪个数据了。

“小安啊。”龚书记在门外冲着安夏招招手。

安夏忙出去:“龚书记?找我?”

“刚才大领导把你们把成功跟外商合作的事情都告诉我啦,做得好。”

“谢谢龚书记。”

“继续努力,年底的时候,还要举办行业团拜会,到时候,你也一起参加,肖部长肯定会为你取得的进步而感到高兴的。”

“是。”

不用等年底,肖部长就已经知道了。

这段时间,各地都引进了不少外资面料厂和服装厂,为了能顺利招商,大家都玩了命的压价。

上等的丝绸与棉制品,被他们压到几乎等于白送。

只要有一个地方开始白送,其他地方想吸引人,也只能跟着白送。

眼看着恶性竞争日趋严重,就差“不仅白送,还给钱”。

这种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让肖部长也忍不了了。

总不能生产量正数,利润反而是负数吧!

他要把安夏的成功案例做为标杆,在全国轻纺行业内宣传宣传再宣传。

让大家看看,不压价,也能引进外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报道里,安夏正常的谈判技巧,被上升到了民族气节的高度。

牡丹厂在宣传稿中就是“不仅把钱挣了,还站着把钱挣了!”

安夏性如霹雳的形象,也被成功竖立起来。

有些报纸维妙维肖的写她是如何怒斥外商疯狂压价:“我们已经不是大清了!我们是对等的交易方!想欺负我们,再也不可能了!”

安夏看着报道上的内容,无奈地叹了口气:“我还活着呢,这编得也太邪乎了。谁在商务谈判的时候说这些啊。”

“哎,随便他们编,编着编着,你就是嫘祖黄道婆转世了,千年之后你就封神啦,受万众香火,纺织厂门口都立着你的像。”龚伟还是没个正形。

安夏把报纸扔到一边:“不管他们,咱们盘盘年底能发什么东西吧。你说的冰箱怎么样了,能保证到货吗?”

“有什么不能的,我隔三岔五就去问候一遍,保证它们绝不会自己长腿跑了。”

“这几个来咱们厂帮忙研发的人,也得发点东西吧,不能让人家忙乎半天,什么都没有。”

“我去把陈勇叫来。”

三人聚成一堆,盘点了所有已经到账的利润,将要到账的款项。

安夏还把妈妈从明光文具厂又给拉了回来:“妈,帮我们算钱。”

孙志眼巴巴地靠门口:“阿姨,快点回来呀,我们也需要你。”

安夏的妈妈帮他们盘账,全部算完之后,大吃一惊。

以为自己看错了,然后又重新算了一遍。

她看着报表上的数字:“你们净利润98万?!你们怎么会卖了这么多钱?”

牡丹厂的规模比九厂小太多了,连小食堂里的工作人员,加在一起才一百个人不到。

安夏接过细项看了一眼:“差不多,我们卖的布单价贵。后面九厂也接了我们转包的单子,生产量也跟着上去了。”

她说得很随意,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