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过往(1 / 3)

皇帝正准备留赵茹在南书房用完午膳再走,门外忽然传来庞春之尖锐的嗓音:“太后娘娘驾到!”

皇帝一惊,看向赵茹:“母后怎么来了?”

赵茹也很不解,稍加迟疑后小声道:“难不成我身边的人怕我被皇兄你训得太厉害,搬来了母后这个救兵?”

皇帝颇为警示地看了她一眼,她瞬间心虚地低下头。

说时迟那时快,走路两三步的功夫,太后推门进来了。

·

“皇帝上午不忙?”太后径直走到两人面前问道。

皇帝带着赵茹一起两人匆匆行礼,答道:“儿臣上午已与梁相商议过诸多事务。”

太后冷哼了一下,在小茶几旁边坐下:“所以,有时间教训你妹妹,是吧?”

庞春之急忙差遣小太监沏了茶端上来,太后对门外的庞春之摆摆手:“不用,哀家说完就走。把门关上。”

“是。”庞春之依言便将大门给合上了。

屋内仅有皇帝、赵茹、太后三人。

空气里的尘埃跳跃得似乎都慢了下来,窗外的鸟儿也不叫了,南书房门内门外一片死寂。

太后心善,常年吃斋念佛,她当皇后时便儒雅至极,今儿忽然来了皇帝这里,疾声厉色,怒容满面。

旁人看了都不敢惊扰。

赵茹为了缓和气氛,解围道:“母后是怎的来了?”

太后也不理这句话,直接道:“皇帝你跪下。”

“荣安”,她唤道,“你过来,站哀家旁边来。”

赵茹被吓到了,不敢说话,缓慢移步到了太后身旁,眼见着皇帝跪了下来,跪在他们面前。

太后转头问向赵茹:“知道先帝为什么赐封你为‘荣安’吗?”

赵茹迟疑着摇摇头:“儿臣不知。”

太后看向皇帝:“你知吗?”

皇帝低着头不说话。

太后继续道:“那哀家再问,皇帝知道凉州是怎么来的吗?”

皇帝点点头:“知道。凉州埋葬着赵家军二十万大军的枯骨,坟茔若干。”

“你知道就好。”

太后缓缓道:“你那时候还小,你父皇领着你站在京城的城墙外,迎接赵家军的旗帜,你可还记得?”

“记得。”皇帝答道,“现在那面旗帜还立在京城中央,屹立不倒。父皇说,那上面有忠节之臣的血,留下来,给世人看,警勉我等后辈之人。”

“警醒到你了吗?”太后问道,“还记得那些往事吗?”

皇帝立马俯下身子,在地上磕头道:“儿臣记得,不敢忘。”

太后站起身来,眼睛平视着前方,她似乎想起了遥远以前的事情,沉浸进了某种难以割舍的情绪里去,眼眶逐渐湿润,那眼角泛的光叫赵茹看了都不忍。

她忙叫道:“母后——”

太后手一抬,止住了她,看着地上跪下的皇帝道:“也许你父皇和梁相没有给你说得很清楚,许多细节你应当是不知道的,那哀家来说给你听。

·

“赵显武,有一妻,三子,一女。”

“昭明十六年,北夷来犯,仅数月时间,凉州城沦陷。顿时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赵显武将军主动应召成为大元帅,领兵二十万,讨伐北夷。”

“同年,甘凉道上,次子卒。”

“昭明十七年,三子卒,其尸身被夷族钉于墙头,羞辱三月余。”

“昭明二十年,赵显武与其长子领军收复凉州城大半,北夷渐见颓势,我朝上下欢欣鼓舞。”

“然,其随军的赵夫人在保护孩童时,被北夷人俘获,北夷首领来使者道,若我大晋朝休战,他们放回赵夫人。先帝念赵家忠善,欲下诏,休战。”

“但赵夫人知晓此消息,绝食于敌营,身亡。”

“北夷人奸计未逞,怨愤,将赵夫人尸身投于北河。赵显武与其子寻数十天,终未寻回尸骨。”

“昭明二十一年,北夷首领再集齐十万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攻凉州城。赵显武与其残余的五万将士从容应战。先皇一面调度兵马前去支援,一面令赵显武必要时可以弃城撤退。”

“赵显武写道,‘吾与众将士虽死,但死得其所。’”

“这封回信终究也没来得及发出来,他们死后,才被人从凉州城带回朝廷。”

“援军去时,见赵将军已引那北夷大军进城,与敌军同归于尽,整个凉州城如同火海。而那凉州子民则在早就挖好的地道中逃生,活了下来。”

“此战后,北夷人来修书和好,才有了边关近十年的安宁,有了现而今西域的繁华。可,赵家的人,那二十万将士,却是无法回来了。”

太后说完时,已是泪流满面,问向同样流着泪的赵茹:“现在知道为什么先帝赐给你‘荣安’这个封号吗?‘荣’,是指荣

最新小说: 娇娘二嫁 含黛 他,又出现了[穿书]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奉御女官(清穿) 谬果[破镜重圆] 心动难眠 念念勿忘 娇华(双重生) 大明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