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2 / 3)

才女——丞相三女的身上。

但结局出乎意料,竟是太傅的孙女拔了头筹。

论起诗文,确实是太傅孙女略胜一筹,只是弹琴作画却是丞相三女更好,于是多方考量之下自然是丞相三女位居第二。况且太傅孙女不爱张扬,许多场合一时都没人记起她。

大公主对太傅孙女一见如故,得知她未曾婚配,便做起了媒人,想要给她与齐舟牵线。

齐舟与驸马常在一处斗诗,公主因此对齐舟有所了解,今日一见太傅孙女便觉二人甚是相配。

太傅孙女早就对齐舟的盛名有所耳闻,此番有机会结识她也是乐意的。男未婚女未嫁,且有公主在场,她心中坦荡,并不拘泥什么。

公主派了身边的婢女去男宾那头给驸马带了话,驸马将公主的意思传达给了齐舟。

这是他第二次听人说到太傅孙女了,于是也想见见这位爱读书的女子。

借着取彩头作由头,公主带着太傅孙女离了席。

驸马与齐舟早就坐在花厅中等候了,石桌上已摆上了茶水点心。

花厅前的小路蜿蜒曲折,两旁栽了树,小路似是被树挤歪的。透过树枝,齐舟瞧见两名女子出现在了小路上。前头那位自然是大公主,想必后面的就是太傅孙女了。

“莫怪本宫唐突,只当我们四人另组了个局便好,不用拘束。”公主说完,二人已站到齐舟跟前。齐舟早早就起身等候,先后对公主与太傅孙女行了礼。

“驸马安好,齐世孙安好,小女王清如。”太傅孙女落落大方,风度娴雅。

而齐舟微微一怔,这声音竟很是熟悉,再一看眼前女子的身形,他虽没看清脸,但他猜想这便是上回永安楼遇见的那位姑娘。

他拱手作揖道:“在下齐舟。前些日子姑娘是否去过永安楼?那日下着大雨的。”

公主与驸马相视一笑,看来这二人缘分不浅。

王清如恭敬回了个礼,说道:“公子这么一说,我也记起来了。那日真是抱歉,下着大雨,我打了伞挡住了视线,天色又有些暗,这才不慎冲撞了公子,实在是抱歉,望公子见谅。”

“无妨无妨,姑娘当时便已诚恳道歉过,这事便算是过去了。”

倒是齐舟先局促起来了,王清如倒是依旧气定神闲。

前些日子王清如的祖父太傅病了,她衣不解带照顾了好些日子,老天眷顾,太傅身子有了起色,只是一直没什么胃口。那日睡梦中迷迷糊糊说要吃永安楼的清蒸鱼,王清如便不顾大雨亲自去买,永安楼门口那条街被堵得水泄不通,她只好下了马车步行前去,这才有了险些冲撞齐舟之事。

“都坐下吧。”公主出声道。

齐舟这才回过神来,想起公主和驸马还在,又想起驸马同他说今日的头筹是这位太傅孙女,眼中兜不住赞赏,道:“此次公主的诗会是姑娘得了头筹,真是恭喜了。”

王清如笑道:“只是侥幸罢了,恰好近日在诵读和靖先生的诗,今日便套用上了。”

“姑娘也读和靖先生?”齐舟愣了一愣。

“是啊。只是比起和靖先生的诗,我更欣赏先生的闲适,梅妻鹤子,好不自在。”

齐舟仿若觅得了知音。他虽是个木讷之人,但和靖先生却像是他压在心底里的自己,是他想象中自己的另一面,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的期望。

诗会一结束,齐舟回府便托齐轻给王清如送自己抄写的和靖先生的诗。

齐轻从中嗅到了一些不寻常的意味,调侃道:“要不今日就别送诗了,直接上门求娶吧,这样就能正大光明地自己送诗了。”

齐舟耳根泛红,吞吐道:“我这人性子古板,若是直接求娶,怕是会冒犯到王姑娘,还是先看王姑娘的意思吧。”

齐轻露出一副“我就知道你要这样说”的表情,不过她对王清如倒有几分赞赏:“王姑娘出身书香世家,才学谈吐是一等一的好,性子却与那些贵女们不同,为人直爽大方,从不惺惺作态。若是她做我嫂子,我做梦都要笑醒。你且放心,若是她对你有好感,指不定比你还要主动几分。”

“当真?”他心中盘算了一番,忽而想起当年邀请阿玿赏花试探她心意,担心此次也会那样唐突,有些犹豫,眼神中的熠熠光芒暗了下去,他道,“再等等吧。”

齐轻知道她这个哥哥总是犹豫不决的,但她所了解的王清如却是个直来直去的,当即便决定亲自去趟王清如府上。

(三)

王清如见到齐轻便认出了她,二人虽不算好友,没说过几句话,但也互相眼熟,且互有些好感。

齐轻开门见山:“清如姐姐莫要怪我不请自来,我今日是为我哥哥而来的。”

王清如笑意吟吟:“我知道,我一见你就猜到了。”

齐轻又道:“我哥哥是个呆瓜。”说完便后悔了,哪有一上来就说自己哥哥不好的。

但王清如的

最新小说: 谬果[破镜重圆] 大明一家人 奉御女官(清穿) 娇华(双重生)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他,又出现了[穿书] 娇娘二嫁 念念勿忘 心动难眠 含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