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舅舅风波(6 / 7)

大人为什么就是看不出来呢?”

太后轻合双眼,漫不经心地道:“可能,那些大人看到的东西太多了。”

糟糕,好像说的有点多了。弘书连忙做天真困惑状:“是吗?”小声纠结,“还有我看不到的东西?”

语气里透着一种——我这么聪明不可能有我看不到的东西——的自信。

太后嘴角轻轻勾了一下,心中叹息,还是个孩子呢。

旁敲侧击好像有效果,弘书旁观了一次便宜爹请安的现场,发现太后应该是消解了那天的误会。

让倒霉十四叔家的堂哥堂姐进宫还是有点作用的,太后气色明显红润了一些。

太后召见孙子孙女的时候,弘书就在旁边作陪,试图从他们的互动发现新的线索。

他可没忘记,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是让便宜奶奶愿意迁宫。

今天来的是弘春夫妻俩,还带了他们的大儿子永信。

弘书:……

啧,他那天的话也不算诋毁小孩吧。

“曾祖母~安~”

永信说话比弘书奶声奶气多了,毕竟人家是原生的小孩儿,弘书现在也就靠着身体的客观条件装一装。

可爱的小孩子果然很治愈,太后在与重孙互动一番后,感觉身上无形的重力都消散不少。

在气氛越发轻松的时候,弘春递上一个盒子。

太后接过,嘴角难得含着一丝笑意地说道:“怎么还拿东西,宫里什么没有。”

弘春道:“这是伯起舅公请孙儿代为敬上的,舅公听说皇祖母身体不豫,特找人寻来这根百年老参。舅公说,如今家中仰仗皇祖母和皇上,得以从包衣旗抬入正黄旗,族人也编在同一佐领归舅公管辖。皇家恩德无以为报,请皇祖母一定要保重好身体,享千秋之

寿。”

弘书敏锐的发现,太后在听到伯起舅公这几个字时,表情一下子就淡了,甚至弘春后面说的内容都没听进去。

“知道了。”回应更是只有淡淡的三个字。

所以是这个伯起舅公有问题?

发现线索就去找便宜爹,不然能怎么办呢?他现在又没有人手能自己去查。

“皇阿玛,昨儿个弘春堂哥来提到伯起舅公,皇祖母很不高兴,今天都没消气,不知道这位舅公是怎么惹到皇祖母了。”弘书很是忧愁,“怎么办呀,本来皇祖母心情已经好了不少的。”

胤禛摸摸儿子的头:“知道了,朕去查。”

嗯?怎么有种他是儿子跑腿的感觉?

错觉,一定是错觉。

没查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要说伯起没犯错那不可能,但他犯的那些错吧,目前还不值得胤禛对这个舅舅下手。

同样,也不值得太后大动肝火。

弘书单手托着腮帮子,忍不住质疑便宜爹:“您真的没漏掉什么?”

“你当他们都同你一样,胆大包天敢糊弄朕?”胤禛不客气地敲儿子头。

自从弘书留在永和宫侍疾后,每天来永和宫请安的这一小会儿都是他难得的轻松时刻。

敲完儿子胤禛就进去请安,然后再回到养心殿忙碌。

他离开后,弘书蹲在门口,冲着院子发呆。

太后久不见他,着人来寻:“可是想额娘了?”

其实乌拉那拉氏每天也会来请安,但弘书还是毫不犹豫的点头:“想!”

相处时间长了,太后也没初见那么疏离,嘴角微掀:“你不是一直说自己是大人了,这样想额娘也不害臊。”

弘书不以为意道:“谁能不想额娘呢,再大都会想,我有了孩子也会想。”

太后不妨他这样说,愣了一下,喃喃道:“是啊,谁都会想……什么人才会不想呢。”

嗯?

弘书脑子里忽然有一道灵光闪过,但灵感跑的太快,没抓住。

被太后放了一天假回来看额娘的弘书,直到依偎在额娘怀里,还在苦思冥想,那道灵感是什么呢?

乌拉那拉氏搂着他亲香了一会儿,就被宫务缠身:“你皇阿玛这阵子用膳颇少,你帮额娘去御膳房瞧瞧,看御膳房今儿备的合不合你皇阿玛口味。”

弘书死活抓不住灵感,正想着换换脑子,就答应了。

御膳房就在养心殿对面,倒是近便。

弘书一路出去,遇到不少官员,虽然都不认识,他也一个个点头致意。

——康熙才去没多久,不好笑脸相迎。

官员们看他就是看个稀奇,也没人跟他搭话。

忽然,几个小官员有些骚动。

弘书听见有人说。

“是佟三爷。”

佟三爷,隆科多?

“听说这次皇上又要令佟三爷兼吏部尚书。”

“步军统领、理潘院尚书、一等公,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