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大哥能上榜,那就是我赵二也上榜了——!!(1 / 2)

雍正时期!

见自己所做的一切得到后世认可,天幕褒奖不断。

雍正冷峻的面庞上,罕见地绽放出一丝笑意。

之前压得他身心疲惫的重担,此刻似乎一扫而空,浑身上下皆是力量!

只觉哪怕再批一万份奏折,也不觉疲倦!

“恭喜主子!”

“入列历史十大帝王!实至名归啊!主子一切作为,天地可鉴!”

“那些背后诋毁主子的人,真是不知感恩!”

李卫在旁轻声笑着。

雍正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改革,历来伴随巨大的压力。

自古以来,敢于动刀子的改革者,没有谁日子能轻松。

更何况,他们是君王,一旦改错,便可能动摇江山社稷!

许多帝王面对难题,宁可装聋作哑。

毕竟,程序还在跑,谁敢贸然加补丁?那可是会直接宕机的!

雍正却咬牙选择面对。

他不愿当守成的昏君!

他要改变一切!

他不是明朝的万历!

他是那个当了四十五年皇阿哥,风里来火里去,六部跑过,外省走过的铁汉!

无论压力多么沉重,雍正都要将这条改革之路走下去!

历史已经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雍正抬起头,双手背负,脊梁笔直,昂然而立!

……

乾隆时期!

“皇考对大清,确实有再造之功。”

乾隆语气中带着肯定。

若不是父皇在位十三年殚精竭虑,扫清大部分积弊,

他乾隆的皇位,也绝不会坐得如此安稳轻松。

虽然乾隆对父皇的某些作法嗤之以鼻,

但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称赞几句。

只是,父皇有时过于执拗,结果弄得百姓怨声载道,群臣口诛笔伐。

乾隆心中暗想他绝不会做那样的皇帝!

随着雍正的视频播放结束,天幕陷入短暂黑暗。

皇帝们心中虽各有想法,却普遍认可雍正的功绩。

清朝真正意义上的中兴之主,他当得起这个位次!

短暂的沉默之后,众人目光重新聚焦天幕。

“下一位会是谁?!”

历史十大帝王,目前才出现雍正一人。

意味着,还剩九席!

一旦有皇帝上榜,其余人机会就少一个!

有人心中暗暗期待自己登榜,

也有人则巴不得名字不要过早出现。

在无数道视线的注视下,黑暗的天幕终于浮现出新的字迹!

【历史十大帝王第九位!】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一根铁棍闯荡江湖,所向无敌。】

【他自创武学,成为一代宗师;他重情重义,开国功臣一个未诛;他导演了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传奇戏码。】

【他便是大宋开国之君,点检天子——赵匡胤!】

由于早前“亡国皇帝”与“皇帝外号”系列视频的影响,在场的帝王们对宋朝普遍印象不佳,

因此见到赵匡胤的名字,不免心生疑惑。

宋朝的皇帝们,基本都不争气。

一遇到外敌来犯,第一反应就是逃跑,甚至闹出了靖康之耻这种令华夏蒙羞的惨剧!

因此,在历代帝王眼里,宋朝皇帝的形象一直都极差。

懦弱、丢脸、无能……

试问,宋太祖赵匡胤有胆量在天幕上开口发言吗?!

所以在评选排名的时候,皇帝们下意识地就把宋朝那几位排除在外了。

就这群货色,也妄想挤进历史十大帝王?

呸!

做梦去吧!

要是真把宋徽宗、宋钦宗那类摆上去,估计皇帝们得当场气得掀翻天幕。

这不是**裸的黑幕吗?!

简直比宋真宗的泰山封禅还要难闻百倍!

于是,当天幕赫然亮出“宋朝皇帝”的字样时,所有帝王表情都透着几分意外。

可转念一想,赵匡胤毕竟是开国之主!

自古开国者,个个都不是凡俗之辈。

他与后世那些丢尽颜面的子孙,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

大宋!

此时最震惊的莫过于赵匡胤本人。

他对自己开创的大宋,早就失去了信心。

甚至压根没想过,自己能被列入这份历史十大帝王榜单。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光凭后世子孙闹出的那些窝囊事,他不被钉死在耻辱柱上,就算祖坟冒青烟了!

至于进入前十的荣誉,赵匡胤连想都不敢想。

然而——

当他亲眼看到自己排在第九位时,那个纵横一生的硬汉,点检天子,眼眶竟湿润了。

“天幕还是认可朕的功绩!后世还是认可朕的!”

身为帝王,最怕的就是遗臭万年。

除了那些不要脸的家伙。

赵匡胤心中也渴望,大宋的开国伟业能流传于史册。

后世翻开宋史那一页时,会对他竖起拇指,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