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人和人差距大还能忍,皇帝和皇帝差距咋这么大呢?!(1 / 2)

其实历代皇帝大致分四种——

如开国的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

继往开来者如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康熙。

中兴之君如汉宣帝、唐玄宗、明孝宗。

至于昏庸无道、坐等亡国的,就不必提了。

这些人,要么辛苦打天下,要么殚精竭虑守江山。

就算是混吃等死的,也整日担心江山断送。

唯独乾隆,日子过得舒坦到极点。

没有兄弟夺嫡之苦,父亲雍正辛苦干了十四年,正好为他扫清障碍。

继位过程顺滑无比,没有半点阻力。

康熙留下的江山广阔稳固,雍正又积攒了充盈国库。

乾隆根本不必省吃俭用,过得富得流油。

若论继承人的“命好”,大概只有明武宗朱厚照能勉强比肩。

可惜朱厚照后半段烂尾,根本比不上乾隆的全程顺遂。

外无强敌,内无权臣作乱,什么外戚干政、太后垂帘、宦官弄权,全都没有!

乾隆上台就是大权在握,清朝国力正盛。

整个一生,他既没遇到过真正的磨难,也没经历过致命的考验。

平安健康,福泽绵长。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活得顺心,还活得极长!

八十九岁,命数榜第一。

掌权六十余年,堪称帝王之最。

这命格,简直逆天!

乾隆不仅是中原历史上幸福指数的天花板,放眼整个人类文明,他的幸福指数也能稳坐第一。

别人也许比他幸福,但没有他的权力。

有人权力在手,却不及他命数长。

权、钱、寿,乾隆样样拉满!

更神奇的是,他母亲也高寿。

乾隆六十大寿,还是和八十多岁的母亲一块儿过的。

六十五岁的乾隆还能天天给母亲请安,这份福气,古往今来罕见。

而且乾隆子孙满堂,九代十帝的清朝,他一人就亲眼见过七代。

差一点,就能见到第八代溥字辈。

这运气,这命数,这福泽,放眼全人类史,几乎无人能敌。

天幕播放完乾隆的介绍后,所有帝王集体沉默。

气氛凝固,脸色一个比一个复杂。

人和人差距大还能忍,皇帝和皇帝差距咋这么大呢?

乾隆这小子的命也太好了吧!

让他们这些九五之尊,一个个眼里都冒出了羡慕与嫉妒。

……

大秦!

嬴政看完乾隆的经历,沉默良久。

半天才开口“此人……确实是个有大福分之人。”

“身为帝王,不仅命数极长,而且几乎没有烦恼,实在少见。”

扶苏眼里闪烁着小星星,羡慕得不得了。

尤其是乾隆那无比顺利的继位,让他心里五味杂陈。

自己虽是嫡长子,却早早被发配上郡监军。

若不是天幕出现,怕是早就被赵高那一封假诏弄死了,根本没机会回到咸阳。

如今虽被立为太子,但扶苏心里很清楚,他的登基之路绝不会平坦。

天幕能让父皇看到希望,却不能保证未来无忧。

而乾隆呢?

根本没有这类困扰。

早早被确立为皇储,没有兄弟威胁,等的就是父皇一死,直接登基称帝。

“乾隆能有如此命数,真乃罕见。”

始皇帝沉默了许久,才憋出一句话来。

身为九五之尊,立于人世巅峰。

手中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财富,天下美景与珍宝皆可占有。

这样的存在,最想做的事情,自然就是——永远牢牢掌控这一切。

然而,人的命数总归有限。

到了那一刻,谁也逃不过死亡。

始皇帝自然对乾隆的命数充满了艳羡。

八十九岁,比他整整多活出一大截来。

若是他秦始皇也能再活个二十年,那天下该有多少大业可以继续推行!

他的眼中闪过一抹炽烈的渴望,暗暗下定决心

待会无论如何,都要问问乾隆——他到底是如何养生延寿的!

……

汉高祖时期!

刘邦这一生,能让他眼红的人不多。

乾隆算一个。

“这小子,居然比我还长命。”

“难怪说他是帝王中命数最好的。”

刘邦眼里的羡慕,比旁人淡了几分,但也不是全无。

虽说他晚年已经看透了生死,可那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活不成了。

若真能有法子延年益寿,他保准会迫不及待地去讨教。

“命数早有天定了啊。”

刘邦幽幽叹息,举杯饮下烈酒。

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日子已不多了。

他忽然想

是不是该回老家一趟?

去见见老乡亲,去看看那些少年时的故友。

再不去的话,恐怕此生都没机会了。

……

汉武帝时期!

“八十九载……”

汉武帝刘彻眸光一闪,虽有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