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一把手二把手都来了(1 / 2)

在黄芩的带领下,沈薇跟贺西洲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过了一个山头,又上了一个大长坡,总算来到了八里村小学。

说是学校,其实就是在半山腰一处不宽的空地上几间土坯瓦房。

而且这房子也不知道多少年了,土坯都已经风化得不成样子,还布满了被土蜂掏出来的小孔,密密麻麻的。房顶的椽子也有些老旧,木头都已经发黑,上面的瓦片也烂了许多。

最让贺西洲感到心疼的是,教室的窗户不但只有一个空空的木框,教室里根本就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没有一条像样的板凳,而且数量还不够。

有的班级学生比较多,桌子凳子不够用,就只能三个人,甚至四个人挤在一张,连手都放不开,更别说在课桌上写作业了。

沈薇倒是没有太多惊讶。

在上一世,她在电视和新闻里见过不少偏远地区的学校,有的条件还不如这里。学生坐在地上,没有黑板,没有粉笔,老师用土块在墙上写字。

甚至连教室都没有,在露天上课的她都见过。

只能说这个时期国家太穷了,穷到没有余力照顾到这一块。

刚把几个教室看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师走出办公室,手里拎着一块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捡来的铁块,当当当地敲了起来。

这就是下课的铃声。

转眼间,一大群孩子就从教室里冲上了操场,女生开始跳绳、跳格子,男生开始你追我我追你。

黄芪刚才就已经看到了沈薇三个人,飞快地跑了过来:“大姐,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来找你们校长。”

“我带你们去!”

其实不用她带路,黄芩也在这里上过学,而且刚才敲铁块的老师就是校长,也是她曾经的班主任。

跟着黄芪来到办公室,黄芩最先走了进去:“李校长。”

李校长听到有人喊他,先是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看,又赶紧从桌子上拿起一副老花镜戴上,这才将黄芩认了出来。

“原来是黄芩啊!”李校长惊喜万分地道,“这又不是假期,你怎么回来了?”

“李校长,我回来是办点事的。”黄芩道,“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在大学的导师,沈教授。这位是她的未婚夫,贺上校。”

“大学教授?”李校长已经有些浑浊的双眼,立即瞪得老大了,“这么年轻啊!”

在他的印象里,能当上教授的人,不说都跟他一样是老头子、老太婆,那至少也得五十多岁。

可站在他眼前的这位,二十岁有吗?

沈薇跟贺西洲上前跟李校长握了手,李校长道:“你们是来接黄芪的吗?”

“还有别的事。”黄芩道,“沈教授说,想出钱把学校修整一下。”

“不是修整。”贺西洲赶紧纠正道,“是新建。”

刚才在学校里走这一圈,已经让他改变了主意。

这些旧房子根本就没有修整的价值,推倒重建可能更省事。

李校长看着他帅气坚毅的脸庞,都有点不敢相信是真的。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学校这些房子有多破、有多危险,他也一直在申请修整,可每年得到的回复都是同样的一句话:没钱,再坚持一下。

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啊!

黄芩从这里读完小学后,都已经考上研究生了,学校还是当时她离开时的那个样子。

不,比那时候更破了。

现在竟然有人愿意出钱重建学校,这难道不是在做梦?

“那你们打算怎么修?”李校长试着问道,“是全部重建,还是一部分?”

“当然是全部重建了。”沈薇道,“刚才我看过了,每个班的学生都不少,以后的生源应该也不是问题,学校的学生肯定不会少。所以我打算至少修建六间教室,两间办公室。对了,学校有几位老师?”

“四个。”李校长道,“算上我。”

沈薇跟贺西洲同时一愣。

这么大一个学校,一百好几十个学生,竟然只有四个老师?

“那就再修八间宿舍和一个食堂,”沈薇道,“四间给老师用,四间给那些家太远的,又或者放学遇到下雨天气不好回去的学生用。您觉得这样规划怎么样?”

这当然好啊!

但李校长这句话却没能说出口,因为太多了,多到他不得不替沈薇算算要花多少钱。

“加起来就是十六间房子。”李校长拿起一截铅笔,在一个旧作业本的背面快速算了一下,“算下来差不多要五千块了!”

“还有课桌、讲桌、椅子、黑板这些,”沈薇道,“另外还有宿舍里的床,食堂里的锅灶,也要一次弄好。”

李校长不可置信地看着沈薇。

就按最便宜的来买,所有的开销也要超过八千块!

八千块钱呐,他这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要不是沈薇是黄芩带着来的,他绝对会以为她是在开玩笑!

“沈教授,”李校长问道,“你真的要出这么多钱,帮我们建个学校?”

“当然是真的。”沈薇道,“只要您这边点头,我们马上就去找村长商量。”

“为什么啊?”李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