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4.74吴贵妃:幕天席地、放开自我
恩赏的老爷致谢在“作家的话”;
老爷们,月底了,还有月票剩下吗?
为熟睡的孙若晴、元春主仆盖好被子,林锐离开孙家小院,很快赶到玉河畔的吴家小院,也没搞什么手段,直接上前敲门,因为他看到后宅中有微弱的灯光传出。
应门的吴家下人看到他之后,一声不吭便放入。
“是你?”看到他进门,正在书房翻阅材料的吴贵妃明显一怔,但并未多说什么,招呼一声就继续忙活,“怎么这会子才过来?要不是今天事情多,我都回去了。”
“不是刚过亥初(二十一点)吗?”林锐笑着上前,夺下她手里的材料扔在书桌上,这才将她横抱起来坐在长榻上,“我正好有事,办完后经过你这里看到了”
“灯光吗?孙家那边?你倒是当真不怕死。”吴贵妃皱了皱眉,“别奇怪,宫里的脂粉很少外流,偶尔出现也是赏赐出去的,元春多用桂花香的胭脂水粉,很明显。”
“怎么不敢想的再高些?”林锐无语了。
“那位自恃身份,总说什么“不可狐媚’,平日多用淡雅脂粉,或者干脆不用,确实闻不出来。”吴贵妃没好气的白他一眼,“我的人又不是没有盯着,没见过。”
“皇后娘娘怎么会乱跑?”林锐也觉得如此。
“倒是那个元春,我没想到真能如此忠心耿耿。”吴贵妃慵懒的在他怀里换个更舒服的位置,“宫妃身边一般只留杂役宫女,少有用女官为亲信的例子,因为信不过。”
“这话怎么说?”林锐一愣。
“你做官是为了伺候人吗?”吴贵妃白他一眼。
“爬床?”林锐这才反应过来。
“她伺候你,自不会再有机会,如此定可信任。”吴贵妃一把推开他起身,“正好你来了,我有几件事想要商量,林如海遇刺之事,贾敏大概以为是我们吴家”
“她早就知道不是了。”林锐缓缓摇头。
“那还好。”眼见如此,吴贵妃没有再问,走到书桌拿起一叠材料,这才回到他身边坐下,“看这个,江南传来的,义忠郡王近期活动频繁,经常联络各家。”
“你都知道,锦衣军呢?”林锐扫一眼就没再看。
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当初林如海遇刺竞然是这位的手笔,怪不得刺客在互相称呼的时候,竟然会用“大人”,因为这是他在安慰手下,实际上根本得不到朝廷承认。
越是没有的,往往越要强调。
可惜,暂时没什么机会,要不然他不会允许这玩意儿活着。
不只是为了给林如海报仇,也是为自己曾经的前途祭奠。
“戴权肯定知道,但很难说是否上报了。”吴贵妃一脸讽刺,“牵扯到皇家,又有那位义忠亲王的前例在,朝中没谁愿意沾上,哪怕再忠心,也没法确定绝对放心。”
“你知道的太多了”真能要人命。
“你们呢?”林锐皱了皱眉,“总得有个说法吧?”
“父亲前几天来过,说起这件事后也很不解。”吴贵妃无奈一叹,“按照常理,这根本说不通,如今但凡有些脑子的人都知道,义忠郡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有机会。
江南各家要说不老实,那当然是没问题的,但他们的银子也不是哪天跟大风一起刮来,定然不会随便浪费,不论是你那次查获的一百万两,还是现在的支持一”
“其实都是在往水里扔。”林锐立刻明白过来。
“不错!”吴贵妃点点头,“这没道理。”
林锐想了想,也不明白里面出了什么问题。
“还有其他消息吗?”所以,他干脆放到一边。
反正江南就算出事儿,暂时也轮不到他头疼。
“粮食生意。”吴贵妃抽出另一份材料,“如今天气骤冷,傻子都明白又是一个寒冬,北地明年的收成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好,相比之下,江南那边却要好得多。
所以,江南绝大多数商家都在屯粮,市面上除了正常的售卖外,大宗交易几乎已经停滞,尤其是各种大米,没点儿路子的话,有钱也别指望买到,反而是京城这边依旧平静。”
“哦?”林锐脸色一变,“他们想要发国难财?”
“父亲说,不止如此。”吴贵妃摇摇头,“按照往年的惯例,此类事情多少都要有个底线,挣银子无妨,却不能闹到不可收拾,百姓吃不上饭,是要出大事的。”
“真要是逼到份儿上,只能找个倒霉蛋“平账’。”林锐面露讽刺的笑容,“这世上还有比囤积居奇的大商更合适的肉猪吗?抓几个宰了既能平复百姓怒火,又能趁机捞一笔。”
历史上,很多有名气的商家就是这么没的。
“但这一次,他们做的毫无顾忌。”吴贵妃娥眉紧皱。
“给注定没希望的义忠郡王银子,还要毫无顾忌的屯粮。”林锐更加没法理解里面的套路,想了半天还是只能摇头,“说点儿别的吧,你这里应该不止这些消息吧?”
“你还想知道多少?”吴贵妃白他一眼。
“比如,这些粮食总要存储吧?”林锐语气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