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4.17 孙若晴:贪心不足的东西!(2 / 3)

把抄件送来,什么都不瞒着,他是自潜邸就跟随的老人,不会不知轻重,更没胆子到凤藻宫胡说八道。”

“那就好、那就好啊!”林锐总算彻底放心。

他现在享受的所有东西,都是建立在身份的基础上。

说难听点儿,如果不是因为他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上,不要说几百万两的家产和日进斗金的生意,家里这么多妹子凭什么不顾名分跟着?一步步走下来当然情感真挚,开始的时候呢?

他当然不会忘记这点,更明白往上爬的重要性。

如今又进一步,走到朝堂的中层,心里自然高兴。

做个对比,他之前虽然依靠精通火器打开名声、稳住武库清吏司的位置,又凭借功劳得以到显威营挂职、分管两个千户,放在真正的大佬眼中算什么?

正五品,都比永定河的王八多。

参加大朝会只能排在后半截,全程说不上话,有屁硬憋着。

如今确认新的位置,他才算地位稳固,今后只要不作死,慢慢熬都能有妥妥的团营总兵前途,而且不会像现在的郑恒和郑家一样,空挂一个名字,实权基本无所谓。

“这个消息你知道就行,不过早晚的事儿。”孙若晴却很淡定,“我今天主要是为了告诉你另外一件事,二十六那天,你上午要随着兵部所有人到龙首宫拜望,其余的事情不要瞎掺和。

晚上是百官大宴,这个你明白,到时候只管别饿着自己,此外什么都别问,宫里有些事情没那么简单,更不是几句话能解释清楚,横竖轮不到你身上,自有人头疼难受去。”

“什么事情,可以说吗?”林锐越发不放心了。

孙若晴没说话,低头沉思起来。

“龙首宫。”良久,她还是决定不再隐瞒,“太上皇因为眼疾,已经多年不太开口,如今虽无多少好转,我却得到消息,前些日子吴伦单独拜望,具体不详,只听说他出来时脸色不好。

但在那之后,江南传来不少请安问礼的折子,都是给龙首宫的,大明宫那边却没多少变化,你知道,当今陛下一向亲近文官,江南又是文风鼎盛之地,朝中百官三四成有牵扯。”

“太上皇不是一向亲近武勋吗?”林锐没明白意思。

“谈不上亲近,说各取所需更合适。”孙若晴缓缓摇头,“陛下 .. .罢了,想必你也知道,他从潜邸之时就和武勋没什么联系,这也是作为一个皇子的本分,可惜后面的事情谁都没想到。

又因为登基之初多靠吴家稳住朝堂,这才一再抬举翊坤宫,刚开始没什么,时间一长却让武勋方面误会起来,朝中之事你明白,很多时候不支持就是敌人,更何况文武有别、各自争夺。”

“然后,太上皇接下了?”林锐皱了皱眉。

“皇家本就该与武勋亲近,可惜这个道理我是后来才学会的。”说到这里,孙若晴的表情很是复杂,“陛下也一样,待他明白过来时,太上皇已经接下,他在荣养前本就如此。”

林锐表情一抽。

怪不得他老觉得朝堂和皇宫的关系不对劲儿,哪有不知道兵权重要性的皇帝?哪怕靖安帝亲近文官,也不至于把武勋往外推吧?谁能想到,原因竟然是他的反应慢半拍,以至于被误会了?

问题出来后,“站队”早已完成,双方都有些下不来台。

“我是皇帝啊,你们不该主动效忠吗?”

“我特么世代尽忠大周,你这当皇帝的不该赏赐拉拢吗?”

拖来拖去就拖成了现在这副鸟样。

问题是,这样的事情真不能一直拖着啊!

现在还好,太上皇为了稳住地位,肯定要拉拢照顾武勋,但他都多大年纪了?等他死了之后呢?靖安帝就算原本还有后悔的心思,再拖几年怕也要被拖干净,只会觉得武勋不识抬举。

“你能给皇后娘娘建议一下吧?”想了想,林锐觉得有必要提醒。

“你有想法?”孙若晴一愣。

“现在双方都有顾虑,是不是可以让陛下暗示一下?”林锐笑着说道,“最好直接点儿,让人一看就明白内涵,却又要以“恩典’的形式来做,不至于让陛下觉得是在丢面子。”

“哦?”孙若晴明白他的意思,沉吟良久才不确定的问道,“后宫?”

“额. ...我不是这个意思。”林锐没想到会这样,“就是提个醒。”

“皇后能插手的只有后宫,不能过问军政大事。”孙若晴却严肃起来,“你说的不错,确实可以让陛下暗示一番,若是安排接一位武勋出身的姑娘伺候,想必能够清楚的放出意思。”

“而且确实是恩典。”林锐喃喃自语。

这不就是“元春封妃”吗?

可惜选了个贾家,碰上一群不长眼的玩意儿,白费了。

“怎么了?”孙若晴总觉得他的表情不对。

“没事。”林锐急忙摇头,却不自觉的向外看。

“主角”不是刚才躲去厢房了么?他下意识觉得挺有意思。

自他来到这个世界后,虽说一次次接触“角色”,不论“主角”还是“配角”都碰上过不少,“代入感”很强,却没什么“参与感”,因为他姓林、不姓贾,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