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2.76 是该亮亮拳头了!(2 / 3)

能混上一次押运军器,还是因为牛继宗答应的好处。

没想到会出意外,战事不顺就算了,竟然已经快撑不住,他这次的“好处”也彻底变味儿,先不提什么功劳,弄不好还有危险。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其中看到了机会。

当然,前提是他能解决,否则别说“机会”,怕是命都难说。

想到这里,他立刻看向其他“背景板”,果然见他们都避开了。

“少司马,咱们借一步说话。”林锐干脆看向里间。

“跟我来!”柳芳知道没时间废话,直接起身先进去。

“阁老、少司马,现在事态紧急,我就长话短说。”林锐跟着进门后也不绕圈子,直接进入正题,“陈总兵在河间府需要援军,但我们没办法大规模派兵,所以想让我尽可能的带上精锐前往,对吧?”“不错!”牛继宗缓缓点头。

“能给多少?”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数量太少,林锐绝对让他们滚蛋,因为不去最多丢官,去了就得丢命,“两位大人,咱们丑话说在前面,河间府的战事可不是三两个百户能办的。”

“一个千户!”牛继宗咬了咬牙,给出直接答案。

“满编?”林锐再次追问。

“满编!”柳芳立刻点头。

林锐这才松口气,知道他们确实尽力了。

别以为一个满编千户出兵,就是只去千把号人,这只是纯粹战兵的数量,还要有征调的民夫随军押运补给,数量基本能达到战兵数量的一半。

这还是因为河间府距离不远、补给方便,如果是那种国战级别的大军远征,后勤民夫数量甚至会超过战兵,否则根本支撑不了。

常说的“十万大军”并非空话,只是其中真正参战的军队数量都不一定能到一半儿,其他都是专司后勤补给的民夫或者二线凑数杂兵,别说打仗,甚至连武器都没有。

一个满编千户战兵的话,民夫里面能做的文章就大了。

“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到了这个地步,牛继宗开条件很痛快。

“叛军有多少?”林锐决定先了解清楚敌人。

“号称十万。”柳芳的答案很干脆。

“那还好!”林锐再次松口气,“除去裹挟的老弱、最前面纯粹当炮灰的饥民、随军家属等等,真正的核心老贼能到两万就算好的。”

两个大佬全都心底震动一一如此判断不算复杂,但这是对他们一样的武勋世家来说,眼前之人明明没有传承,为何也会明白?

“不错,我们估计也是如此。”想归想,牛继宗嘴里依然淡定。

“陈总兵还有多少兵马?”第二点,了解自己。

“原本神威营的精兵四千,加上后续多次的补充,再去掉战时的消耗,不论如何都不会少于四千。”柳芳非常自信,“老陈也是带兵多年的宿将,不会弄的太差。”

“这样的话,剩下的兵马应该是被困在河间府吧?”林锐没搭理他的自夸,“按理说,两万只有木矛和农具的老贼,就算真的凑出十万乱民,四千战兵不可能打成这副样子,中间出了什么差错?”他这话问的非常不客气,但现在情况紧急,实在顾不上了。

甚至从他知道河间府的危局,说话时连称呼和自称都没顾上。

没办法,现在实在没那闲工夫。

他知道,战争从来都不是斗兽棋,更不能单纯看数量。

烂到明末的地步,明军依然可以硬扛着一比十几、甚至二十几的绝对兵力差距,几千打十几万,将乱哄哄的起义军击溃、继而衔尾追杀彻底打散他们。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早期,都有这样被人当经验包刷的经历。

两个大佬再也忍不住,齐齐露出惊容。

这小子知道的太多了吧?

“过去的事情就有空再说,先解决当下。”牛继宗直接定调子。

“那好,我就说说想法,最终如何阁老决定。”林锐知道没法再问下去,干脆进入正题,“不论我带多少人,如果只是补充到河间府协助城防,对战事的用处都不大。”

. . ...不错!”沉吟良久,两人齐齐点头。

“敌人想要我们怎么打,我们就不能那样办。”林锐先说自己的总体思路,“如此一来,既然有陈总兵守住河间府,内线安稳,我准备突击外线,让敌人以为援军抵达、腹背受敌。”

“夜袭吗?”柳芳沉着脸缓缓摇头,对此并不看好。

“我又不傻,手里最多只有一个千户的精兵,全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林锐当然不会这么干,“所以,接下来就是我要的第二个条件,乱军的粮仓位置!”

两个大佬都很无语。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柳芳很不满,“要是有一”

“少司马,我想不出别的办法。”林锐实在没心思顾忌什么礼节礼貌,“我也知道这样太难为人,但只能如此,民乱的根本原因是百姓饥饿,但凡带头的手里还有粮食,就永远不愁招兵!”

柳芳表情僵住。

“你既然知道难处,想必已有计划?”牛继宗脸色阴沉。

“我们自己找恐怕没戏,但我相信锦衣军能查到。”林锐说出了自己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