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不甘上次的溃败,仍在悄悄地囤积白糖。
奇货可居这个词在华夏历史是流传了这么多年,可不是监管一两句话就能完全禁止的。
只能说,挨过铁拳后,产业资本收敛了一些,起码不敢明着囤货炒作。
要知道在白糖最疯狂的时候,现货市场一度升水期货主力近12%!
当时可是真正的有价无市!
上周现货贴水期货主力5%,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对抗得到了缓和。
现货贴水期货是正常的,按照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期货在临近交割日时,价格会逐渐向现货靠拢。白糖这种情况,做长线不划算,机会仍然集中在短线或超短线上。
超短线就是剥头皮,长期用这套策略太耗神,下周陈平不打算做超短线了。
短线的话,给机会倒是可以试试。
抛开橡胶和白糖这两个时下热门的品种,陈平关注的第三个是棕榈油。
为什么突然盯上棕榈油,其实还是受橡胶的影响。
棕榈油和橡胶相似,大多都依赖进口,且进口的目的地都是东南亚,印尼、马来和吕宋岛周边。它作为油类的分支,在食品加工和日用化工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几乎没有替代品。东南亚饱受台风和洪涝的侵害,不仅橡胶树受损严重,生产棕榈油的棕榈树同样不容乐观。但是在盘面上,棕榈油却远没有橡胶走得那么强势。
原因也很简单,橡胶一直是资金炒作的主流品种,而棕榈油得到的关注就少得多。
除此之外,棕榈油的下游厂商是非常乐于参与期货交易的,他们是天然的多头。
多头太多,没有对手盘,价格就很难涨起来。
不过,这对陈平来说倒是一个机会。
他没记错的话,本轮普涨行情棕榈油是涨幅最大的几个品种之一,单纯从潜力的角度出发,它不比橡胶差多少。
而且,从期货实盘大赛的整体数据上看,做棕榈油的人寥寥无几,尤其是在重量组和高净值组,陈平只看到为数不多的华尔街操盘手在交易棕榈油期货。
“1102合约应该要到临界点了。”
陈平凝视着棕榈油主力合约的价格走势图。
周一,市场上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上周末外媒大肆唱多大宗商品,包括路透社、彭博社在内的世界顶尖媒体小作文满天飞,各路资金摩拳擦掌,已经等不及冲进市场里了。
一大早,一条标题为《各国持续放水,商品价格何时到顶》的博文登顶微博热榜。
陈平特地看了一下,当瞥到作者的那一刻,他的嘴角下意识地抽搐:
“李大霄?”
还真是这货。
李大霄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就已经很火了,尤其是他独创的各种底“底”,比如钻石底、婴儿底等等。总之,在大霄老师嘴里,任何时候都是底部、都能抄底。
陈平还记得除了数量繁多的“底”,李大霄还创造过各种“牛”市,像什么情绪牛、技术牛、科技牛、关税牛之类的。
至于熊市一
李大霄:哪有熊市?那叫待涨牛!
正如现在,他就大肆鼓吹大宗商品的多头行情才刚刚起步,距离顶部还远得很!
尽管李大霄经常发表一些不靠谱的言论,但他的粉丝拥趸依然很多,单是这条文章下就有1万+的评论!要知道这可是专业财经分析报告,哪怕语言精炼到通俗易懂,一般人也不见得能轻易理解。纵然如此,评论依然夸张到如此地步,直逼国内一线演员,李大霄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大霄老师,大宗商品还能涨多久?”
这条评论点赞数破了5万,位列评论区第一。
李大霄则回应道:牛市不言顶,未来的上涨空间不可想象!
热门第二的评论是问他推荐做哪些品种。
这个话题就很敏感了。
李大霄这个层次的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公开为某个品种站台容易打脸的,还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即便预测对了也是一身骚。
所以他们要么闭口不谈,要么泛泛而谈。
李大霄属于后者。
他回复这个粉丝,大宗商品的牛市不是某个品种的牛市,处处都是机会,只要抓住其中一个,赚大钱不是难事。
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抓住机会就能挣钱还用他教吗?
车牯辘话就是这样。
陈平这会也入驻了微博,他的账号还有一个官方认证,身份是“明星操盘手”,当前粉丝只有不到5000人,其中大部分还是从雪球过去的。
看到李大霄的评论区很热闹,陈平在下面回了一句:
“大霄老师这么看好大宗商品,为什么不晒晒收益图呢?”
他没说持仓图已经很给李大霄面子了。
这货就是典型唱多不做多,专门给多头机构写文章、煽动散户接盘的。
“这是谁?竞然阴阳大霄老师!”
“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啊,李大霄既然公开唱多,为什么不展示一下他的收益图呢?别是压根没买吧?”“卧槽简直扎心了,大霄老师慌得一批,直接拉黑楼主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