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道痕犹存,新境自开(1 / 2)

第一百七十三章道痕犹存,新境自开

谷雨的晨雾还未散尽时,观星台的青铜浑天仪突然生出层薄薄的霞光。苏尘伸手触碰,发现霞光中竟缠着细小的纹路——是清玄门的道纹,与纪年林那株青纹树的脉络如出一辙。黑白水晶悬浮在仪盘上方,珠体中,鸿钧道祖消散的光点正与四境的生息脉相连,像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

“是‘道痕’。”药童捧着新抄的《道统杂记》走来,书页上临摹着清玄门的符文,此刻正与霞光共鸣,“老祖的残识没走,他在帮我们梳理那些消失道统的痕迹。你看,这道纹里藏着清玄门的‘净灵术’,却比古籍记载的多了丝混沌气的波动。”

林霜的木灵珠在药田发出轻颤,珠体中映出奇特的景象北境的混沌土里,长出了株带着清玄门印记的灵植,叶片能净化魔气,根茎却能吸收混沌气转化为养分。“它在‘消化’道统的旧有力量。”她摘下片叶子,叶片在阳光下化作道青光,融入共生炉的火焰,炉中正在锻造的新工具顿时泛起柔和的光晕,“就像人吃了粗粮,要先嚼碎了才能变成力气,道统的痕迹也得经过融合,才能成为新传承的养分。”

瑶姬在守藏阁的地窖里有了新发现个尘封的陶罐中,装着十数卷不同道统的残经——除了清玄门的《纯灵要术》,还有专攻混沌术法的《玄影经》、东境的《镜心录》、西境的《回音诀》。这些经文在鸿钧道祖的道痕滋养下,书页边缘正渗出淡淡的光带,光带相互缠绕,在罐底凝成个完整的符文,与九州灵核的印记一模一样。

“是‘万道归一符’。”瑶姬用赤色灵珠的火焰点燃残经的灰烬,灰烬在空中组成幅动态的图不同道统的修士在灭灵渊并肩作战,有人用纯灵术护持,有人用混沌术主攻,有人用镜心术洞察弱点,有人用回音术传递信号,“原来这些道统本是同源,只是后来被人为分割,才变得相互排斥。老祖是想告诉我们,消失的道统不是对立面,是本该互补的拼图。”

老周的共生炉前,四境的工匠们正围着块特殊的矿石忙碌。矿石一半是清玄门所在西境的灵脉石,一半是北境的混沌矿,中间还嵌着东境的镜铁矿和南境的向日葵晶石。老周抡起新打磨的战斧劈向矿石,矿石裂开的瞬间,竟涌出七彩的光流,光流中浮现出各道统祖师的虚影——他们对着众人颔首微笑,虚影消散后,矿石的碎块自动组合成个小小的鼎,鼎身刻满了不同道统的符文。

“这叫‘融道鼎’。”老周擦着额头的汗,金灵珠的光芒在鼎身流转,“刚才劈矿时,我好像听见清玄门的祖师说‘早该如此’。你说这些老祖宗,当年何苦把道统分得那么清?”他将鼎放在共生炉上,炉中立刻飘出四色的烟,烟在空中凝成四境的景象,每个景象里,都有不同道统的术法在和谐共生。

阿烈带着新脉者们在西境的共鸣壁前练习“传声术”。个东境的小姑娘用《镜心录》的术法对着岩壁照出影像,个北境的小男孩则用《玄影经》的术法让影像动起来,个南境的孩子再用《共生诀》的口诀,让影像里的不同道统修士手拉手——岩壁的回音里,竟传出了各道统祖师的笑声,像老友重逢般亲切。

“守心箭能收录道痕的声音了。”阿烈的箭羽上,光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集,“昨天对着《玄影经》的残页吹了口气,箭就传出段混沌术法的口诀,和清玄门的净灵术放在一起,居然能组成新的防御阵。”他将箭递给个曾因修炼混沌术而被排斥的老修士,老修士颤抖着拉弓,箭羽射出的光击**鸣壁,壁上浮现出他年轻时的模样——那时的他还未被道统偏见所伤,正帮灵韵修士修补法器。

苏尘的黑白水晶指向中州的方向。水晶中,鸿钧道祖的道痕正在地底织成一张巨大的“道网”,所有消失道统的残迹都在网中流转清玄门的灵韵光、玄影宗的混沌气、镜心派的洞察光、回音谷的声纹……这些曾相互排斥的力量,此刻正像江河汇入大海般,在网中央凝成道柔和的白光,白光中,隐约能看到个模糊的道境——没有门派之分,没有术法之别,只有修士们围着篝火谈笑的身影。

“是‘新道境’。”苏尘望着白光,眼中有了然,“老祖不是要复兴旧道统,是要让它们的核心智慧在新道境中重生。就像清玄门的‘守护’、玄影宗的‘变革’、镜心派的‘洞察’、回音谷的‘倾听’,这些本就该是一体的,就像人的四肢,各有功能,却同属一身。”

药童的《道统杂记》突然自动翻页,空白的纸页上,渐渐浮现出新的文字——是鸿钧道祖留下的最后讯息“道无定形,因世而变;统无固界,因众而存。所谓消失,不过是换种方式存在。”文字消散时,纸上印出个小小的四色花,花芯里藏着所有道统的符文,像颗浓缩的星辰。

芒种时节,四境的新道境终于显形。它不是实体的宗门,而是遍布九州的“道痕节点”南境的观星台、北境的灭灵渊、东境的镜湖、西境的共鸣壁、中州的纪年林……每个节点都能让修士们感受到不同道统的力量,却不再有“正统”与“异端”的分别。

在南境的节点,个年轻修士试着用清玄门的净灵术混合混沌气,术法竟化作道温和的光雨,既能治愈灵韵修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