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总是会牵扯出谋反(1 / 3)

温禾一个踉跄朝着身后退了几步。

那内侍倒是不打紧,可当他看到自己所撞之人后,吓的连忙跪下认错:“奴婢失礼,请县子恕罪。”“额,没事没事,你先起来,别动不动就跪着。”温禾有些无奈,上前去将他扶了起来。

“发生何事了,如今惊慌失措。”李世民的声音骤然传来。

那内侍躬着身子,上前连忙答道:“启禀陛下,宿国公、樊国公、绛国公、薛国公求见。”四个国公一起来!

而且全部还都是十六卫的将军。

温禾特意朝着李世民看了一眼,后者神情平静,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让他们进来吧。”李世民说了一句,随即便坐了下来。

“咳咳,陛下,我要不要避让啊?”

这些人突然这个时候来这里,温禾不用多想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冲着吕世衡来的。

“你不是等着程知节他们打上门吗?既然如此那你就在这里,朕倒要看看他们会不会打你!”李世民冷笑着。

温禾顿时撇了撇嘴。

这李二。

不过刚才那话里面好像带着几分怨气。

看来他还是生气了,只是表现的平静而已。

见状,温禾只好老老实实的找了个位置坐下了。

没多久,内侍领着程知节等人来到大殿,

一行四人,其中有三个温禾的熟人,还有一位虎背熊腰的老者,温禾不认识。

但对于他的身份,温禾还是知道一些的。

“臣,程知节。”

“臣,段志玄。”

“臣,敬君弘。”

“臣,长孙顺德。”

“见过陛下。”

四人一同行礼。

皇位上的李世民,故意拿着一份割子看着,好似没有注意到他们四人到来。

程知节他们四个,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也不敢动,就这么鞠躬。

过了好一会,才听到李世民淡淡的说了一句:“免礼吧。”

“谢陛下。”

四人暗自松了口气,这才起身。

刚刚抬头,就看到不远处坐在那的温禾。

“高阳县子也在啊。”程知节咧着嘴笑着问道。

“见过宿国公。”温禾起身,向着他们四人行了礼。

段志玄暗自冲他眨了下眼,敬君弘也挤着眉头,像是在暗示什么。

但温禾只当做什么都没有看到似的,自顾自的坐下,然后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衣服下摆。

“诸位卿家今日前来,所谓何事啊?”李世民将手中的剖子放下,抿了一口茶。

好似并不知道他们前来的目的是什么。

那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他们都将目光定在了长孙顺德的身上。

“启禀陛下,臣等听闻高阳县子去大理寺参谋军饷贪腐案,所以臣等想来询问一番,不知吕世衡……”长孙顺德说到这,忽然停顿了一下。

他忽然朝着温禾看了过去,微微眯着目光,这意思是让温禾接着他的话。

这是朝廷上的一种台面下的默契。

如果这个时候温禾接话,说了吕世衡的判决,他们这些人便顺势求情。

至少别让吕世衡被流放,罢免个官职就够了,日后再找个借口启用就是了。

但温禾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潜规则。

不过即便他知道了,也不可能理会。

你谁啊,我认识你吗?

不过还别说,温禾还真的认识长孙顺德。

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隋朝开府长孙恺的儿子、文德皇后长孙无垢的堂叔,“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这样的背景,在大唐也算的上是数一数二了。

隋朝时期,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勋卫。

但为了逃避杨广征伐高句丽,便投靠到李渊麾下。

晋阳起兵后,担任统军,参与平定霍邑、攻破临汾、生擒名将屈突通、攻取陕县,屡建战功。李渊称帝后,便拜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温禾在秦王府见过他一面,但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此人便是长孙顺德。“咳咳。”

程知节忽然轻咳了一声。

“那个温县子啊,不知吕世衡那个混账怎么判的啊?”

他和温禾还算有接触,自认为关系还不错。

“宿国公你别问我啊,我什么都不知道。”温禾含笑道。

他是在告诉程咬金,你们可别为难我,这件事能做主的此刻坐在上面呢。

“启禀陛下。”

段志玄忽然行礼喊了一声。

“刚刚封为樊国公,你这声音都变大了啊。”李世民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瞬间将段志玄刚才提起来的气势给压了下去。

李二这句话有些杀人诛心了。

他是在告诉段志玄。

朕刚刚给了你国公之位,你就敢随着这几个老家伙来逼问朕了?

“臣不敢!”段志玄顿时惶恐的低下头。

他身后的那三个老油条,都不禁无奈。

这年轻人就这么轻易的被陛下吓唬住了?

早知道还不如带几个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