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我恨不得把你杀了(1 / 3)

大理寺外。

温禾的马车到时,早有人在这恭候多时了。

一身绯红圆领袍的老者,见到温禾出现后,便满脸堆笑的迎了上来。

范安见状,先行一步迎了上去,和他见了礼。

等温禾下了马车,便上前引荐道:“这位便是高阳县子,百骑参事温禾,温嘉颖。”

说罢,他便又向温禾介绍道:“这位是武昌县男,大理寺少卿戴胄,戴玄胤。”

武昌县男,这爵位比起温禾要低上一级。

但是他是大理寺少卿,从四品上的官职,又比温禾高了十六个品级。

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见过戴少卿。”温禾年纪小,便先问礼了。

“不敢不敢,见过高阳县子。”戴胄没有托大,也没有将温禾当做是低品级的官员,行的也是平礼。“早就听闻高阳县子少年英雄,今日一见果然不凡,此次军饷贪墨案,高阳县子可谓是名扬天下了,日后前途无量啊。”

初次见面,便如此毫不吝啬的夸赞,让温禾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笑着回礼:“戴少卿谬赞了,此次非下官一人之功。”

他说着,脑海中搜索着关于戴胄的记载。

还别说,这位确实青史留名了。

而且日后,还是身兼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二职,被李世民授予加授“参预朝政”的宰相头衔。他算是寒门出身的典范,父亲只是区区的县令。

隋朝时以明经入仕,起家吏部云骑尉,迁门下录事。

后来跟随王世充,武牢关一战郑州司马沈悦在洛阳围城期间,献虎牢关投降唐军,戴胄由此为唐军所俘获,但因“行能”出众得到李绩的推举。

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中。

温禾记得他好像担任过兵部郎中。

说起来,之前在兵部查阅账簿的时候,确实也有看到过他的名字。

不过这人和军饷贪墨案无关,所以温禾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此说来,他此刻对自己这么热情,便也说的通了。

戴冑捋着胡子,不禁感慨。

“本官数月前还在兵部,未曾想,才调任大理寺,兵部便发生这样的事情,昔日同僚,今日却成了堂下犯,实乃世事无常啊。”

“戴少卿洁身自好,两袖清风,那些人见你,只怕是要羞愧而死了。”

至少在军饷贪墨案上,戴胄确实是一分钱没有拿。

这也是因为他在兵部的时间并不长,五月份任职兵部员外郎,玄武门之后任职兵部郎中。

李世民登基后他便调到了大理寺,压根就没有接触到会州之战。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贪墨的机会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于温禾说些好听话。

一番寒暄后,戴胄请温禾进入大理寺。

这大理寺和温禾所想象的不太一样。

以前看电视剧或者电影,这种地方都是阴暗森冷的,到了实地一看,其实和别的衙门没有什么区别。进了大门便是大堂,两边连接着长廊。

只不过今日多了不少禁军,以及全副武装的官差。

以前温禾以为,大理寺隶属于刑部,后来才知道,这两个是相互独立的衙门。

大理寺相当于后世的最高法院,而刑部相当于是司法部。

前者有处罚权,而后者只针对平民和七品以下的官员,并且只有审讯权,没有处罚权。

说起来大理寺的职权好像比刑部要更高。

可大理寺寺卿的官职又比刑部尚书低了一个品级,前者从三品,后者正三品。

温禾记得未来李道宗好像就做过。

可惜也没做多久。

进了正堂的公廨,又见一个身穿绯红色圆领袍,姿貌魁伟的老者,正捧着茶抿了一口。

见到有动静,这才抬起头来。

看到温禾时,那脸上笑容都快挤成一团了。

“有劳高阳县子来大理寺,老夫有失远迎。”

“这位便是大理寺寺卿刘德威。”戴胄上前一步介绍道。

温禾当即行了礼:“下官温禾见过刘寺卿。”

“多礼了多礼了,久仰高阳县子之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刘德威一把握住了温禾的手,话语格外的亲切。

“今日唐突了,贸然请县子到此,实在是为了那些犯人之事,大理寺忙的焦头烂额。”

他虽然这么说,可神情中却没有丝毫的埋怨,笑的好似脸上都能开出花来了。

说起来百骑的职能其实和大理寺有些冲突。

不过百骑终究还是台面下的势力,像是这一次这么大的案子,还是需要大理寺来。

毕竟百骑还不是锦衣卫那样的组织。

刘德威之所以这么高兴,也是因为,温禾给他送来了这么多的政绩。

这几日长安中他和戴胄可以说是最炙手可热的。

不知道多少势力的人登门拜访,就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亲属减刑。

温禾对刘德威的印象,比戴胄的要深一些。

因为未来他那倒霉学生李佑谋反的时候,正好被刘德威撞破。

《旧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记载: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