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第一次以皇帝身份上朝的李世民,毫无征兆的下发了第一道旨意。
“自三皇五帝,夏商周以降,戎狄侵夏、胡虏乱华,中原饱受蛮夷之苦,今突厥犯边,朕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父皇之明。”
“故今令永康县公泾州行军总管李靖为关内行军大总管,总辖会州、原州、灵州、泾州、幽州军事要务‖”
旨意一下,知情的宛如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璃和宇文士及等人,都面色平淡,微微颔首。但那些不知情的,都大吃一惊。
这几处可都是要地,特别是泾州,距离长安更是咫尺之遥。
向来都是皇帝心腹,如之前的李艺。
可即便如此,他也只管辖一州之地。
如今陛下刚刚登基,竟然就将如此重担托付之。
“陛下!”
众人还在心中思索之时,只听一声高呼,只见刚刚还朝的魏征出班。
“启禀陛下,臣斗胆询问,陛下可是要对突厥用兵?”
他话音落下,大殿内不少人恍然大悟!
是啊,关内不仅仅威胁长安,也威胁突厥。
难道陛下刚登基,便急于要学隋炀帝?
“不是。”
李世民淡淡的回了一句。
“那不知陛下为何要委以李靖重任?”魏徵追问道。
“方才旨意上不是说的很清楚吗?突厥犯边。”李世民依旧很平静,心里对魏征也有几分的认可。满朝文武,除了那几个知道的外,无一人站出来质问自己。
唯有这魏征,担心朕学那隋炀帝。
确实如温禾那竖子所言。
“臣不解。”魏征好似不死心。
“突厥每年都会袭扰,边境各州之武备足以应付,为何殿下此刻又要兴兵?”
魏征这不是在和李世民较劲。
直到现在他依旧以为,突厥人这一次和以前一样而已。
不过派小股兵马来劫掠。
而此时的大唐百废待兴,若是轻易举兵,必定耗费巨大。
像他这样从隋朝过来的老臣,都记得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后,隋朝是怎么崩塌的。
“此事说了无妨,但众卿家莫要传出去,这一次颉利举兵二十余万,有倾巢而来之势,所以朕不得不谨慎待之。”
李世民话音落下,大殿之中一片哗然。
就连魏征脸色也变了。
“肃静!”
房玄龄一声大喝。
他如今已经成为正式的中书令,除了萧璃和宇文士及这样的老臣外,他算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了。群臣顿时安静了下来。
“此事已经得到验证,卿家可还有疑虑?”李世民笑着问魏征。
后者作揖长拜,退后班列之中。
“继续吧。”
李世民看了一眼高月,后者点了点头,又拿出一道旨意。
“命,兵部尚书、绛国公敬君弘为关内副大总管。”
声音落下,敬君弘出班行礼:“老臣领旨!”
李世民向他点了点头。
敬君弘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虽然比起李靖和李世绩差一点,但做副总管,为李靖的副手还是可以的。“命,右武候大将军、吴国公尉迟恭为泾州道行军总管。”
“命,任城王李道宗为会州道行军总管。”
“命,左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为原州道行军总管。”
“命,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左卫府中郎将李君羡,左骁卫将军、襄武郡公刘师立……”秦王府一系,纷纷出列。
如果温禾在这,一定会惊呼:“大唐全明星阵容,至少出现一半了。’
站在最前列的尉迟恭洋洋得意,他身旁并列的程知节对此嗤之以鼻,但他那脸上的模样,没比前者好多少。
那些老臣看着这些人,心头顿时咯噔了一下。
这些人的出场,便代表了他们的落幕。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但让他们更吃惊的事,还在继续。
“特命中山王李承乾为关内节度使,高阳县子温禾为关内节度使司马。”
轰隆!
好似天空突然响起一阵晴天霹雳。
大殿内,无论文武,都诧异的久久不能回神。
这件事情李世民瞒住了所有人,包括房玄龄、杜如晦、萧璃和宇文士及这些心腹。
像程知节。尉迟恭他们虽然知道温禾会和他们一起去,可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李承乾!
文官之中蠢蠢欲动,魏征已经抬头,准备出来了。
就在这时!
只听一声高呼:“陛下!”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看向文臣那边,可并无人出来,魏征也愣住了,心中疑惑:“谁抢先老夫一步?’就在这时,只见武班的前列,一员壮汉走了出来。
“臣秦琼有奏!”
“他怎么出来了?’
看到秦琼,不少人心头一怔。
都知道他如今病重,即便上朝也都已经快成为可有可无的人了。
没想到他居然在这个时候出来。
“叔宝。”
李世民诧异不已,连称呼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