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臣弹劾高阳县子温禾(1 / 2)

“汝等好自为之!”

鸿胪寺少卿将李世民的原话转达后,挥着袖子转身离开。

留下这一屋子的倭国人胆战心惊的站在那,不知所措。

“小野君,唐国为何突然如此对待我们?”小野马子的属下茫然道。

小野马子神色凝重的摇了摇头。

“北面的蛮夷对唐国虎视眈眈,还有那曾经打败了前隋的高句丽在,他们不可能派大军出海。”他压低着声音在宽慰自己。

周围的倭国人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纷纷点头。

小野马子深思了许久,他忽然想通了一件事。

“但是这一次唐国的态度,确实很奇怪,去问问苏我君,他招惹的到底是什么人。”

小野马子不认为大唐会和他们开战,但他不得不考虑大唐的态度。

毕竞前隋的那位奢靡的皇帝,对他们太好了。

当年出使的人回去后,都说那皇帝用丝绸铺路来迎接他们。

可当他们来到中原后,这个国家已经换了主人和名字。

大唐啊!

这个和前隋一样都是庞然大物的国度。

可迎接他们的不是丝绸铺垫的路面,而是那威严的士兵。

如今他们还没见到大唐的皇帝,使团内就有人被大唐人打了。

而且大唐人的态度,也完全没有道歉的意思。

“如此强硬的态度,只怕他们的皇帝,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我们准备的礼物只怕不够啊。”小野马子无奈的叹了口气。

可即便如此,这一次他们带来的礼物,也已经快把天皇的国库掏空了。

不过小野马子不知道,那位鸿胪寺少卿虽然威胁他,可回去之后,立刻写了份割子递交给了礼部。“这温禾便是那位高阳县子?”当礼部尚书唐俭看到割子上的内容过后,皱着眉头问道。

“是。”鸿胪寺少卿应道。

“罢了,这次本官为你递交上去,毕竟是新贵,又是太子殿下器重之人,你便莫要插手了。”唐俭虽然不是秦王府出来的,但也是李世民一系的铁杆。

当初玄武门之变前,他在秦王府也见过温禾。

“下官明白了。”

鸿胪寺少卿也不过是尽到自己的责任罢了。

毕竟欺辱使臣这件事情,也可大可小。

“嗯,此事你做的不错,那倭国确实欺人太甚,可惜悬居海外,我大唐如今也是无可奈何啊。”唐俭并不在意倭国,不过他也不惜那劳什子天皇。

要不是倭国在海外,只怕前隋的时候,就会被灭了。

他让鸿胪寺少卿下去,将他的割子留下了。

翌日朝议。

当朝拜的礼仪结束后。

那些闻风而动的御史便有些耐不住寂寞了。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这个朝堂上安静太久了。

何况他们也想借着这一次的机会,试探一下这位新君的忍耐程度。

秦王府的其他人他们不好弹劾。

可这位温县子,原本就是农家出身,如今一举成为开国县子,这本身就不合规矩。

虽然当议事开始时,便有御史出来了。

“启禀太子殿下,臣弹劾高阳县子温禾,当街行凶殴打使臣,目无法纪!”

“启禀太子殿下,臣亦弹劾高阳县子温禾,以权谋私,以禁军乱市井,与民部、工部勾结,私下牟利!”

两个御史作为马前卒率先站了出来。

御阶上的李世民,不动声色,宛如一樽雕像。

但他的目光却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后者当即明白过来,出班对着两个御史怒喝:“无稽之谈,温禾所卖的琉璃、肥皂,皆是为了公事,此乃殿下禀明圣人,与中书省商议之后决定的,尔等是要弹劾陛下吗?”

“臣不敢!”

弹劾温禾以权谋私的御史,连忙作揖。

他没想到,长孙无忌竞然将李渊拿出来背书。

他只能低头了。

“退下!”

李世民喝了一声,那御史连忙回班,暗中松了口气。

可另一个却继续说道:“启禀殿下,那温禾当街行凶,昨日众目睽睽,证据确凿,如此违逆我大唐国法,不可轻饶!”

“唐卿可来了?”

李世民没理他,而是叫了唐俭。

原本低头准备看清形势再出来的唐俭,无奈只能出班。

“臣在。”

“孤问你,倭国国主自称天皇之事,可确有其事?”李世民冷着脸问道。

唐俭咽了咽口水应道:“确有其事。”

殿内的众臣闻言,顿时明白了李世民的态度。

那些御史不禁有些慌了。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李世民冷笑道。

但那出班的御史明白,他已经得罪了这位新君了。

若是不能自圆其说,只怕他的仕途便到此为止了。

“启禀殿下,异国之主的称谓皆由其自行定夺,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怎能因这等小事,便对其使臣动手,即便前隋之隋炀帝也可容忍,难道殿下不如杨广呼?”

前面的几位宰相、重臣都脸色一变。

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