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傍晚。
一辆马车停在陆沉与独孤凤暂住的小院门前,寇仲和徐子陵从车上跳下,将一只厚实的大木箱抬到院门前,用力敲了敲院门。
“陆大哥,大锤打好了!”
很快,独孤凤过来打开院门,将二人迎了进去。
寇徐抬着箱子走进小院中,就见陆沉正慢悠悠地打着拳,两人也不敢打扰,将箱子放下,等到陆沉打完拳,方才给陆沉行了一礼,笑道:
“陆大哥,两柄大铜锤,一柄重三百七十二斤,一柄重三百七十五斤,实心铜头,精钢握把,可威风了!”
陆沉点点头,走到箱子前。
寇仲徐子陵赶紧自觉把箱子打开,就见木箱之中,垫着一层厚厚的棉布衬垫,两柄锤头呈梨形,尺寸惊人,握柄长约一尺五寸的大铜锤静静躺在里面。
寇仲徐子陵又一人抱起一柄大锤,递给陆沉一以他二人如今的功力,各提一只三百七十多斤的大锤倒是没问题,用来实战也可以,但坚持不了多久。
至于双持,就办不到了。
陆沉却是一手一只,握住握柄,轻轻松松就把两柄大锤提了起来。
之后他握着两把大锤走到院中,抡开锤子挥舞起来,前捣、竖砸、横扫、反撩、斜挂,舞得虎虎生风。陆沉当然没练过锤法。
但重达三百七十多斤的大锤,也不需要什么花俏技法了,抡起来狂轰滥砸就好。
对付大高手当然不行。
一是这毕竟不是陆沉专精的武器,二是受限于锤子本身的体积、形状,哪怕他能够举重若轻,攻速和招式变化也会大受影响,有失灵活。对上感知敏锐、身法迅捷的大高手不太好使。
不过在战阵之上就无所谓了。
以陆沉的力量,这双大锤一抡开,战场上就无人能挡。
小院之中,风声大作。
陆沉大锤狂舞,人随锤走,掀起的劲风,直将地面吹得烟尘弥漫,迫得独孤凤、寇仲、徐子陵连连后退。
他们毫不怀疑,以陆沉的劲力,三百七十多斤的大锤一击之下,哪怕宗师级高手,也要暴毙当场。不过以宗师级高手的反应、身法,倒也不会轻易被这么大的锤子轰中。
陆沉演练一阵,将两把大锤往地上一扔,发出咚地一声闷响,独孤凤、寇仲、徐子陵都感觉到了脚下传来的震动。
再看陆沉,俨然是面不改色气不喘,一副轻轻松松,游刃有余模样。
“陆大哥威武!”
寇仲、徐子陵连连赞叹。
陆沉含笑颔首:
“锤子不错,很趁手。战事怎么样了?”
“李密急着拿下洛阳。不然等到关中李唐平定薛举父子,解除后患,就可东出争夺洛阳。李密现在已经拖不起了,所以他用奇计烧了我军粮仓,要逼我军出城决战。”
寇仲沉声说道:
“他设下三座大营,以六万新兵分驻三营,试图诱我军去攻,以新兵拖住我军,再以四万主力奇袭我军腹背,将我军一举歼灭。只要聚歼了偃师军,则李密通往洛阳的道路,便将是一片坦途。”独孤凤奇道:
“你们在李密军中安插了地位极高的探子?竞连李密的军略都能探听出来?”
寇仲咧嘴一笑,有些得意:
“我们在李密军中确实有些探子,但不至于能探得李密军略。这些都是我们根据探子汇报的情报,和我们自己探得的一些线索,慢慢拼凑出来的。”
陆沉知道寇仲颇有将帅之才,领军作战很有一套,并且和徐子陵深刻研究过李密,对李密的用兵方略有着极深的认知,根据各方面情报,确有可能推测出李密军略。
当下颔首说道:
“不错。既知李密军略,你们应该有办法击败他了。”
寇仲道:
“李密那六万新兵只能守城,野战不行,更不能攻城。所以李密那三座作为诱饵的大营,我们完全可以不加理会,只需找出李密四万主力的动向,以我养精蓄锐之两万主力,直击他四万师老兵疲的主力即可。”陆沉道:“两万对四万……有把握?”
寇仲如实道来:
“本来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小弟虽然笃定李密主力已到了极限,战力远不及巅峰,但对手毕竟是李密,且敌我兵力对比也着实悬殊。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殊死一搏。再者……”
他看了那两把大锤一眼:
“陆大哥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陆沉笑了笑:
“保持你这种信心。”
寇仲眼睛一亮,大声道:
“陆大哥放心,我现在有绝对信心了!”
徐子陵亦道:
“我和寇仲马上就要出发,去寻找李密主力。我们猜他主力当在北邝山某处,四万人的大军,不可能完全隐瞒行踪,我们定可将之找出。”
“那就祝你们马到功成了。”
寇仲、徐子陵离去后,陆沉回忆一番前世历史中,王世充与李密的北邝之战,心说双龙世界果然与前世历史大不相同。
如果没有对李密研究极深,且颇有帅才的寇仲,看出了李密奇计烧粮、逼敌速战、新兵为饵、主力击奇的军略,李密还真有可能靠着这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