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高福利武学研究院(1 / 2)

禅让典礼前一天,后希与太上皇又协商一番,最终共同定下了一条祖制。

用来约束之后的皇帝。

那就是后世皇帝,在位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年,且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在位二十年就退位,免得出现老年昏庸。

现在皇族不像过去了,小孩子动不动就夭折,同时寿命也不长,比如说即将继位的赵佣,三次气血蜕变,只要过程不出意外,起码是一百八十岁起步。

他今年才二十三岁。

真到死再退位得等到啥时侯?

而且历朝历代,哪有几个皇帝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做个明君圣君啊,但凡活得久些的,晚年都得闹出些幺蛾子。而这些活得久的才活多久,才活到六七十岁呀,活到八十的都相当罕见,所以不加这条祖制,后希他们是真的不放心。

还是有点约束的好。

不然天下焉有一百六十年太子乎。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赵佣已经有儿子了,长子今年正好三岁,如果他真活到死再退位,那他儿子岂不是得当一百六十年太子,一百六十三岁才能继位!

对于这条祖制,不论是百官还是赵佣本人都没法有什么意见,因为制定这条祖制的两位皇帝并不是双标,他们确实做到了。比如如今的太上皇,就是在位十三年禅让退位的,而后希鼎革也是正好整二十年,离三十年还差十年呢。

做完这些前期准备后。

接下来自然就是正式禅让。

唯一就比较纠结的是,该如何称呼禅让后的后希,叫太上皇的话显然不合适啊,因为太上皇一般默认是新帝的父亲,后希是姐姐,属于同辈,而且叫后期太上皇的话,叫赵顼什么,无上皇?

关于这点,不论百官还是赵佣都不敢擅自决断,还是去问了后希和赵顼。

最终后希决定取消太上皇尊号。

以禅位前的年号加一个帝尊称。

比如如今的太上皇,当年禅让的时候是元丰三年,所以便尊其为元丰帝。

后希禅让时是鼎革二十年。

便是鼎革帝,或鼎革女帝。

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祖制,因为现在皇室成员,都能活很久。哪怕只按八十岁的寿命来算,出现两三位禅让的皇帝都很正常,以一百八十岁来算。

出现五六位禅让的皇帝都没问题。

到时候太上皇、无上皇、至上皇啥的,再往上,还能怎么编尊号?不如索性算了,直接以年号代称,简单省事。

等死了就以谥号代称呗。

直到此事也结束,后希这才总算感觉自己摆脱了作为一个明君所要肩负的心理压力和诺大责任。再然后,当然就是赶紧旅游放松,没事玩玩野生动物。

今天给大象一个大逼斗,明天给熊猫来个举高高,后天烤两条鳄鱼尝尝。

既不需要考虑百姓。

也不去想政务的疯玩了半年。

后希才感觉重新找回自我。

再然后,当然就是回到汴京那边开始办正事,比如建立农研所,创办农业集团,就是之前在年代世界那边怎么搞的,现在还怎么搞。通过二十年的变法以及发展,如今各方面条件,虽然还是要比年代世界那边开始创业差上不少。

但差距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至少靠着她身份带来的便利,足以弥补上这些差距,唯一限制发展的主要还是在于人口不够多,以及机械化程度不够高。但人口不够多,那就先少种一点田,少养点牲畜嘛,机械化程度不够高,那就半机械化种植养殖,都一样。

无非就是规模小点,慢慢发展。

这方面不需要后希费多少心,基本上照搬上一个世界的流程就行,而且因为政策方面会有很多优待,也没人敢卡她之类,甚至于比上个世界还要省心。

于是乎后希便有精力多做件事了。

那便是创办武学研究所。

她没忘了,她轮回到这个世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主世界没有觉醒血脉和传承,同时天资较差的普通人,创造一门比较基础,适合他们修炼的武功。

而且还是不影响未来转修的武功。

这方面,她对自己是真的不抱太大的希望,还是集结众生智慧更加靠谱。

所以在农研所和农业畜牧集团走上正轨之后,后希便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武学研究所上。并且为招募研究员开出了极其丰厚的条件,比如所有她收集到的武功秘籍可以随便翻看,有了足够贡献还可以翻阅修仙秘籍,神魔炼体术。

又比如可以提供各等级的气血丹。

其中修仙秘籍毫无疑问,就是后希从丁晓兰那边获得的传承,她的传承中除了她自己修炼的上古炼气术之外,其他修仙秘籍也多的是,只是等级没那么高,拿点基础出来应付属于轻轻松松。

而且哪怕是最低级的。

也比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高级。

至于神魔炼体术,当然就是巫族的一系列炼体术了,巫族的炼体术,说是神魔炼体术显然也没有问题啊,不然就说是基础炼体术,未免显得有点低端。

除此外金银就更是身外之物了。

绝对相当丰厚。

不过待遇这么高,具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