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司菀提醒与闭口关(1 / 2)

水月庵。

袅袅烟气自铜炉内缓缓溢出,檀香经久不散。

司菀斟了盏茶,推至明净师太面前,轻声道:“师太,再过不久,庵堂会有贵客登门,您也得前往京城。”

明净师太端起茶盏,笑眯眯看着司菀。

数月不见,面前这位善信周身金光萦绕,正是阵阵功德所化,不仅能护持己身,福运双全,还于身边人大有裨益,泽被至亲。

能有这么大改变,女善信必定行善事,积善果,方能如此。

此为正途,比那起子歪魔邪道强了不知多少倍,偏生善信的姐姐依旧执迷不悟,苦海浮沉。

“若有缘分,不拘贵贱,贫僧都要去京城走一趟。”

“他手中有师太的令牌,算不算有缘?”司菀问。

明净师太颔首,“既有令牌,自然算是有缘之人。”

司菀唇边笑意收敛,正色道:

“师太此次入京,只怕会遇到棘手之事,您精通医术,能治顽瘴痼疾,却难以勘破人心,若看诊的那位患者病情有所反复,可能是**所致。”

“**?”明净师太有些诧异。

司菀边叹气边摇头,“那位患者身份不凡,病症颇为严重,无法动弹,不能言语,正因如此,他也不能揭穿凶手的真实身份。

一旦被凶手发现,那位患者有痊愈的机会,定会想方设法杀掉患者,甚至还有可能嫁祸给师太。”

明净师太微微一愣,“多谢善信提醒,贫僧会小心行事。”

“与其处处谨慎小心,还不如主动出击。”司菀意味深长道。

明净师太问:“如何主动出击?”

“师太可以隐瞒病患的真实情况,让所有人误以为他无法康复,如此,也能降低凶手的防备之心。”司菀杏眼透着一丝狡黠。

明净师太皱眉,满脸不赞同。

“善信,出家人不打诳语,口业因缘,堕地狱中。”

“我可没让师太撒谎,而是稍稍用些手段罢了。”

明净师太连连摇头,“贫僧必须提醒善信,《大智度论》警示:若心知而曲隐,虽言不妄,亦名欺诳。”

“师太多虑了,所谓的手段并非让您违背本心,是让师太在看诊期间闭口关罢了,如此既能救人,也不会受人威胁陷害。

要知道,那位患者症状严重,即便日日施针,依旧难以在短时间内康复,极有可能会被歹人钻空子。”

闭口关乃禅宗之法,修此法门的出家人,数月乃至于数年禁语,如若违反,需忏悔数日,方能使心境澄明,见本来面目。

明净师太没想到司菀这般了解佛门修法,按她所言,闭口关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自身。

明净师太也并非迂腐之徒,听不进好言规劝。

她思索片刻,点头同意了。

似是想到了什么,明净师太又说:“善信,那道祛风邪汤很不错,每日让灾民喝上一碗,也有防疫之功效。”

在将阳县灾民送到瓮山时,司菀便给明净师太送了封信,信中仅有一道方子,名为祛风邪汤。

此方不见得是功效最卓著的,但配制所需的药材却十分常见,价格也低廉,足够给受灾民众服用。

“有劳师太费心。”

司菀话音将落,忽然有个年轻稚嫩的小尼姑小跑着进来,道:

“师太,山门外来了一群人,说要请您看诊,为首那人还拿着咱们庵堂的令牌。”

司菀放下茶盏,“您瞧,贵客这不就来了。”

明净师太双手合十,口中念了句“阿弥陀佛”,站起身,作势要往外走。

司菀连忙叫住她,道:“师太,闭口关。”

明净师太点头,冲着小尼姑说:“将我的禁语牌取来。”

小尼姑懵了一下,没曾想师太会在今日闭口关。

不过修行本就随心而动,不必刻意挑选吉时,倒也不足为奇。

两人离开后,禅房内仅剩下司菀自己,她不急不缓饮茶焚香,耳畔听到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眉宇间盘踞的郁气消散了许多。

“宿主,就算明净师太闭口关,没将七皇子的身体状况告知众人,鹃女也不见得会放下戒心。”系统在司菀脑海中道。

“仅有明净师太一人,自然无法让司清嘉打消防备,但你别忘了,还有七皇子呢。”

系统噎了一下,不太明白宿主的意思。

“此时此刻,司清嘉犹如毒蛇一般,隐藏在七皇子身边,一旦他的身体有所好转,便会毫不犹豫再次下手。

这一点,司清嘉清楚,七皇子也清楚。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为了保住性命,七皇子势必会隐瞒实情,即便日渐好转,也会装出一副全无效果的模样,继续瘫痪在床。”司菀轻笑着道。

“鹃女防心甚重,她会相信吗?”系统又问。

司菀继续解释:“你别忘了明净师太说的,出家人不打诳语。

在明净师太闭口关期间,她不会开口,自然也不会拆穿七皇子的表演,因此,司清嘉会不可避免的陷入思维误区,以为明净师太没有撒谎,以为七皇子当真无法痊愈。

胜必生骄,古往今来先例无数,成大业者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