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彼此相伴,再大的风雪,也无法阻挡心中的温暖与爱意。
这份深情,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动人。
晨雾如轻纱般漫过青翠的山林,石飞扬与郭湘玉居住的小院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竹篱笆上爬满了蔷薇,沾着晨露的瓣轻轻颤动,宛如未醒的梦。
郭湘玉身着淡青色襦裙,正在院中晾晒药材,发间的茉莉簪子随着动作轻晃,散发出淡淡清香。
石飞扬手持竹扫帚,清扫着落叶,不时抬头望向忙碌的人儿,嘴角不自觉扬起温柔的弧度。
“湘玉,莫要累着了。”他轻声说道,声音里满是宠溺。
郭湘玉转过身,眉眼弯弯,如同月牙:“不累呢。这些药材晒好了,便能给附近的村民治病。你看,这是当归,这是白芍……”
她蹲下身子,轻抚着药材,眼中满是怜惜,“它们虽不起眼,却能救人性命。”
石飞扬放下扫帚,在她身旁坐下,伸手将她一缕滑落的发丝别到耳后:“你呀,总是这般善良。在战场上,你也是这般,不顾危险,救治受伤的兄弟。”
郭湘玉靠在他肩头,轻轻叹了口气:“那时只想着,能多救一个是一个。如今,能为这山林间的百姓尽些心力,也是极好的。”她顿了顿,抬头看向石飞扬,“倒是你,除了替官兵打仗,还日夜为当地的老百姓的生计而奔波。”
石飞扬笑着将她搂入怀中:“我们积攒的钱粮,都是我和弟兄们浴血奋战得来的,可不能乱,既要接济百姓,又要教会百姓种粮,开垦荒山野岭,人生在世,总要通过劳作获得食物,而不能不劳而获。”
说着,他温热的呼吸拂过她耳畔,惹得郭湘玉脸颊绯红。
“就会打趣我。”郭湘玉娇嗔道,挣脱他的怀抱,跑到院子里的腊梅树下。
凛冽寒风中,金黄的瓣裹着冰晶绽放,暗香浮动。
几片落英随风飘来,轻轻落在她肩头,她伸手接住一片半透明的瓣,放在鼻尖轻嗅,“飞扬,你看这腊梅,多像去年我们在草原时,你送我的那支红梅。”
石飞扬起身,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带着习武之人的温热,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比起红梅,我倒觉得你更似这腊梅,越是严寒,越绽芬芳,美得惊心动魄。”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前些日子去镇上,见着这个,便想着买给你。”
郭湘玉好奇地打开布包,里面竟是一支精美的玉簪,簪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并蒂莲。
“喜欢吗?”石飞扬轻声问道。
郭湘玉眼眶微红,点点头:“喜欢,很喜欢。”她将玉簪递给石飞扬,“帮我戴上可好?”
石飞扬小心翼翼地为她插上玉簪,看着她的模样,心中满是欢喜:“真美。”
他低头,在郭湘玉的额头落下一吻。
郭湘玉指尖摩挲着晶莹的腊梅瓣,睫毛在眼睑下投出细碎的阴影,轻声道:“那时在草原,漫天风雪里捧着你折的红梅,只觉得心里比揣了炭火还暖。如今守着这满树腊梅,倒像是把那些刀尖舔血的日子都酿成了蜜。”
她忽然莞尔一笑,将瓣轻轻别在石飞扬衣襟,“只是你这赏的嘴越发会说了。”
石飞扬低头望着她发间新换的玉簪,映着腊梅金黄,更衬得她眉眼如画。
他抬手拂去她鬓边飘落的雪粒,语气里浸着化不开的温柔:“之前在阵前见你舞着竹刀救下伤兵,浑身浴血却身姿如蝶,我便知这世上再没有比你更烈的。腊梅虽傲,哪及你半分?”
说着从布包中取出一对鎏金耳坠,缀着的两朵腊梅栩栩如生,蕊处还嵌着细小的珍珠。
郭湘玉望着耳坠,眼眶泛起盈盈水光:“这般精巧的物什,定是费了不少心思。”她踮脚将耳坠别在自己耳畔,金饰轻晃间,珍珠随着动作轻颤,“只是平白收了你的礼物,该如何还呢?”
石飞扬突然握住她冰凉的手,放在唇边呵出温热气息:“若真想还.”他目光灼灼,柔情地说道:“往后每年今日,便陪我在树下温酒赏梅。待霜雪染白青丝,你我仍能共饮一杯暖酒,细数这寒枝上开过的。”话音未落,一阵劲风掠过,腊梅树簌簌落下满枝碎金。
郭湘玉笑着躲进他怀里,发间茉莉香混着腊梅的清冽,在两人周身萦绕。
远处传来小猴子的叫声,惊起几只寒鸦掠过天际,却惊不破这方小院里,独属于他们的温柔时光。
此时,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
几个附近的孩子跑到院外,隔着篱笆喊道:“石大哥,郭姐姐!我们来听故事啦!”
郭湘玉笑着应道:“快进来,今日给你们讲个更有趣的。”
孩子们欢呼着跑进院子,围坐在石飞扬和郭湘玉身边。
石飞扬开始讲述他们曾经的江湖故事,讲到精彩处,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发出阵阵惊叹。
郭湘玉则在一旁,时不时补充几句,温柔地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小院里,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石飞扬和郭湘玉并肩坐在屋檐下,看着天边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