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响,如同春雨落于青瓦。
大殿之内,时间仿佛凝固,只余笔墨与纸张摩擦的窸窣之音,以及偶尔传来的轻咳或衣袍摩擦的声响,交织成一幅紧张而肃穆的画卷。举子们或凝眉沉思,或奋笔疾书,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时局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憧憬。
赵俣静静地望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思量,这些年轻的士子们,将如何解读这错综复杂的局势?
很快,赵俣的目光就放到了最后一排的三个只有十一二岁的少年身上。
见赵寿、赵楷、赵樘全都在那里奋笔疾书,赵俣既欣慰,又期待:
‘皇后用心教育了太子十一年,不知她都教会了太子什么?’
‘王贵妃在历史上教导出来的赵佶的第三子郓王赵楷,就曾在科举中一举夺魁,差点拿到了状元之位,不知道赵楷的身体内换上了我的基因能否有更杰出的表现?’
‘张纯用清朝皇子的教育之法结合后世的教育之法教育出来的儿子到底有什么样的水平,会不会给我惊喜?’
赵俣将目光从自己的三个儿子身上收回来,又放到了赵佶身上。
就见,赵佶胸有成竹的在那里端坐,笔走龙蛇,点点如桃,撇撇如刀,都不用看赵佶写的内容,就他写字的这份意境,都令人赞叹不已。赵佶的笔触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仿佛他此刻并非置身于考场之中,而是在山水之间挥毫泼墨,于九天之上书写江山社稷。这份从容与自信,让赵俣都不由自主地侧目。
赵俣看着赵佶心想,‘连王爵都能放弃,你让我怎么放心你……’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