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朝局开展新法,靠的便是一个叫“制置三司条例司”的部门。
这个部门可以绕开原来由宰相和参政联合主导的中书门下,而将负责变法的官员直接归属于一个人的领导之下,从而以最高的效率执行变法主持者的意志。
蔡京向赵俣提出,为了更好地实施变法改革,希望也可以设置这么一个部门来专门负责变法改革。
这个部门就是讲仪司。
赵俣接手的赵宋王朝,财政困难不说,在宋哲宗时期已经收复的青唐地区,如今又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偏偏在这个时候,旧党大臣还建议赵俣放弃青唐和调整新法,走错了路线。
这也就难怪赵俣近来会冲旧党发怒了。
经过张纯的讲解,李清照才知道,旧党最近的形势为什么会这么糟糕。
如今,蔡京提出“讲仪司”这个建议,就是为了帮赵宋王朝解决这些问题,帮赵俣收拾这个烂摊子。
所以,赵俣肯定会采纳蔡京的建议。
而蔡京提出来的“讲仪司”的名单共四十七人,代表核心的高层人员十四人。
首当其冲的便是蹇序辰和吴居厚。
这两个人是旧党的生平大敌。
前者,在赵煦亲政以后,积极参与打击元祐党人,经常上疏建议编类司马光等奸臣言行,旧党人士一贬再贬,多出自他的手笔。不过,另一方面,他用法深刻严峻狠辣,能快速推行新法改革的所有政策。同时,在他统治下的民众,主要是士绅阶层,当然也有平民百姓,被剥削的很厉害。
后者,理财能力出众,曾经在盐铁贸易方面精心筹划,使朝廷收入大增,还鼓励地方铸钱增加财政收入。任京东路转运使等职时,利用盐铁赋税之利资助河东换马、支援陕西军饷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朝廷军事实力,还疏浚运河,利于漕运和灌溉。但他的问题同样是,手段狠辣,不顾百姓死活。
这两个人就是标准的酷吏,绝对有能力,能成事,但他们治理下的民众,可能就遭罪了。
这次,蔡京向赵俣举荐了很多这样的酷吏,其中不乏安惇这样特别擅长搞党争的酷吏。
而除了这些酷吏以外,能进入“讲仪司”的,要么就是张康国、强浚明等蔡京的心腹,要么便是张商英、郑仅等能力出众的新党成员。换而言之,蔡京搞出来的这个“讲仪司”,凝聚力超强、权力强大、执行力无敌不说,还绝对有战斗力。
如果蔡京用“讲仪司”报复政敌,那绝对会让蔡京的政敌生不如死。
至于蔡京会不会对他的政敌手下留情,张纯让李清照去问问韩忠彦、苏辙等人,在新党失势时,他们怎么报复的蔡京、怎么报复的新党人士,就知道了。
李清照听明白了,张纯在向她,不,是在向她背后的旧党示警,告诉他们,蔡京、蔡卞两兄弟的反击快到了。
李清照问张纯:“你为何要与我说这些?”
张纯笑着说:“苏辙、韩忠彦会告诉你答案。”
李清照不确定地问:“你是想让我将此事告诉他们?”
张纯不答反问:“不然我为何要跟你说此事?”
李清照问:“现在便去?”
张纯说:“你也可以等几日,他等或已知晓此事,并已有解决之策,我多此一举。”
李清照听出来了,张纯这是在说反话。
李清照向张纯询问了一下,她怎么才能出宫,然后就赶紧回家报信去了。
李清照走后,张纯看着李清照的背影,嘴角一翘。
旧党现在的形势岌岌可危,又失去了向太后这个最大的保护伞,正是急需靠山的时候。
而旧党派到赵俣后宫中的这几个女人,包括他们寄予厚望的李清照,根本就影响不了赵俣。
但她张纯不一样,她的话,赵俣不说全听,但至少能听进去一些,而且她身边还有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除了袁倾城,她们每一个都是赵俣很宠信的皇妃,她们若是绑在一起,绝对可以顶替向太后,成为旧党的保护伞。
而只要她能够统一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再加上李清照、晁敏、韩雨、李淳、赵麦等女,她们就会成为后宫中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甚至是可以跟郑显肃抗衡的后宫政治力量。
要是外面再有一支强大的政治势力支持她。
那她就有望成为第二个刘清菁。
不过,她要想成为第二个刘清菁,还缺少一块最重要的版图——赵俣的宠信。
与赵俣相处了这么久,张纯已经确定了,赵俣可以宠信她,却绝不会独宠她。
不只是她,郑显肃也一样。
如果她们侵害到了赵俣的利益,不论是她,还是郑显肃,赵俣都会毫不犹豫的抛弃。
如此一来,她以前那不切实际的太后梦、皇后梦、成为武则天、成为慈禧什么的,只能先放一放。
现在,她应该务实一些,先退而求其次,说服赵俣,默认她成为旧党的新保护伞,让她和旧党进行政治绑定。
这并不容易。
因为赵俣不喜欢后宫干政。
好在,她知道,赵俣没有彻底倒向新党的意思,更没有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