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其二(5 / 13)

“我认为你说的很对,等你真的写好了抗议倡议书,我也可以帮忙署名签字。”

“不是……”

不二由美子懵逼拒绝间,思路陡然一岔——

“倡议书是我想的那个倡议书吗?”

她露出有点不明觉厉的表情。

“这个词一出来,感觉抱怨突然变得好正式啊,像是七八十年的左翼大学生,搞的什么运动……”

“倒也没严肃到那种地步。”

南目那音默默地想:左翼大学生联合抗议那会儿,不是在枪.毙别人,就是在被别人枪.毙的路上,武德太充沛了。

不二由美子就摆手:“我就是说那种感觉啦……”

她声音变小:“小学里有事,直接找老师的就可以了,这里突然提出倡议书——”

“所以做吗?”

南目那音直接打断了她。

不二由美子客观上不喜欢说话总被打断,但眼前这个人……

她瞟了瞟灰发女孩子的脸,感觉居然还好。

仔细想了想后,不二小姐说:“我感觉,一旦做了,肯定会有人说‘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好可笑’。”

——比如那些明明主动搭话,但看到她扣子后,却露出了然的神色,然后敷衍笑笑就离开的人。

“可能还会有人说,规矩就是这样,校史上百年了,一直这样。”

“但是——”

南目那音耐心的跟着她重复了一遍:“但是。”

“但是我感觉就是很不对。”

不二由美子的语气并不激烈。

“它不对,而我会不舒服——想想还要在这里读最少三年书……”

那肯定要想想办法,尽快把它解决掉啊!

做好了这样的决定,不二才想起来问身边这位仿佛很懂的人:

“很难吗?”

南目那音想了想,说:“还好。”

一条惯例出现异议,必然会推出新的意见领袖。

这不止是出风头,还可以获得切实的威望。

——提议本身的核心是“平等”,具有普世价值观下的“先进性”,哪怕有人不屑一顾,也不能直接出言贬损。

就,做起来正大光明,且有利可图的事,她只要成功提出来,必然有人加入。

“那些人不一定是出于好心,但做绝对可以做。”

“这样啊……”

不二由美子小学时做过两年学生会长,一旦开始细想这个事,立刻意识到它需要宣传,也需要写大量的文书。

南目那音就很善解人意:

“我可以帮忙画海报,”她问,“水墨风格的可以接受吗?”

不二由美子摇头。

比起海报的问题,她现在比较疑惑的是:

我一开始,不是来找兴趣社团的吗,为什么突然开始工作了?

女孩的表情有点凝重的去看旁边的人。

对方坦然看回来,

“……”

不二由美子:“我感觉我好像被你赶鸭子上架了。”

但是:“我甚至都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南目那音。”

不二由美子:“……我的重点并不是名字。”

不过好吧。

“我叫不二由美子。”

介绍完了,她还是感觉不对,小小声道,“南目君你,确实是在赶鸭子上架吧?”

——是自己也不爽这件事,所以撺掇我出头吗?

南目那音摇头,说:“反了。”

“我对你很感兴趣,而想要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就是一起奋斗同一件事。”

“目标明确,按部就班,最终达成。”

“有始有终的经历完这一串,可以有效缩短友谊发酵的时间,几个月的效果,就可以媲美几年。”

以上三句,全是谎话。

南目那音真正想拿来打破社交距离的,其实就是这发直球。

一个正常的少女,听到这么莫名其妙又功利性超强的交友宣言——

不论她的答案是或否,态度生气还是无措……

结果区区三秒后,不生气也不无措,不二由美子小姐,露出了一张困惑脸。

说来有点玄幻,但不二由美子从小,就是个直觉很强的人。

强到小学有一次感觉路口不太对劲,绕路后成功避开了一起连环车祸。

所以她也很相信自己的直觉。

此时此刻,面对南目那音,她就非常清晰的感觉到,自己似乎在被套路——

但套路伴随着剖白。

可她又隐隐觉得,所谓的剖白,也不过是另外一种直球型的前置套路。

于三秒过去后,不二由美子遵从直觉,试探性的去看对方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但对面,名为南目那音的陌生女孩,再次坦然看了回来。

她长的就很坦然——

瞳色偏浅,是接近于油画里池塘的那种绿色,让人下意识觉得它很容易映出人投注的影子。

而她看人时,又似乎习惯了半垂着眼帘,显得又专注又收敛。

好可怕偏。

不二由美子想,这个就是门槛效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