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韵婉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眼中满是自信。
前世,《白蛇传》的火爆程度是她亲眼所见。
听着这漂亮小娘子的一番说辞,付恒信就莫名的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而且他就如同被洗脑了一般,仿佛已经看到了话本子上市以后大卖的场景。
再感受一下脚踝上的伤处,痛感几乎全部消失。
就凭这一点,付恒信当场做出了决定。
“好,我就一万两收购你们话本子的版权。”
何项北使劲儿掏了掏耳朵,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这俩人还真是。
一个敢要,一个就认出,连砍价环节都省了。
再看自家媳妇儿的时候,何项北眼中出现了些许崇拜之色。
幸亏他没有急着发表意见,否则,这话本子绝对卖不出如此天价。
紧接着,双方就开始商讨收购细节。
付家垄断性收购话本子版权,何项北与苏韵婉不得以任何理由再出售给他人。
也就是说,这话本子,付家是独家出版。
另外,要求何项北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将话本子下半部分交给付家。
如有违约,何项北与苏韵婉要十倍对付家做出赔偿。
这一切都很合理,何项北直接在字据上签下自己大名。
付恒信也不拖沓,一次性给了何项北一万两银票。
何项北拿着这一万两银票,心中沉甸甸的。
家里日子虽然不难过,可也只能用不挨饿来形容。
他就从来没想过,能有赚到这么多银子的一天。
这一切都是媳妇儿带来的,何项北顿感压力山大。
看来,他也要多多努力才行,不能被媳妇儿落下太远。
付恒信命人将字据收好,再次拿起《白蛇传》话本子。
他指着上面的作者笔名问道:“恨水,是付兄弟的笔名吗?”
说起这个笔名,是苏韵婉提议的。
《白蛇传》的原著作者名字叫做张恨水,她借用了人家的作品,自然不好用自己的名字,便将姓氏去掉,用了恨水二字作为笔名。
何项北颔首:“是的,这个就是笔名。”他没有说是自己的笔名。
“何先生为何不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付恒信又问。
付家书局收购的话本子,基本都是作者的真实姓名。
一旦话本子火了,作者本人也随之出名了。
这个何项北倒是与其他作者不同。
“何兄弟是不想让人知道,你就是这话本子的作者?”
“是的,还请大公子能为我保密。”何项北的确不想让人知道他就是白蛇传的作者。
付恒信看向孙掌柜:“听到了吗,帮何兄弟保守好秘密。”
话本子作者是何项北的事情,只有他与孙掌柜知晓,只要他们两个人不说,就没有人会知道。
“大公子放心,我一定会做到守口如瓶。”孙掌柜连忙保证。
事情办妥,苏韵婉与何项北又留下一些用灵泉水调制好的药粉,就告辞离开。
两人离开集市,先是去了钱庄。
付恒信给他们的银票都是五百两一张面额的,苏韵婉打算兑换一千两的现银存在空间里,这样用起来会很方便。
落日镇的钱庄也是付家产业。
付家做生意一向都是以诚为本,他们去兑换现银,伙计也不会因为他们一身普通棉布衣衫的装扮而怠慢了去。
按照苏韵婉的要求,伙计给了他们两百两的碎银子,其余全部是十两一个的大银锭子。
为了安全起见,两人离开钱庄,苏韵婉直接将银子送进了空间。
接下来就是购买一些放到空间里面的食材。
苏韵婉手里有了银子,就不会吝啬。
直接购买了两百斤的白米、两百斤的白面、另外就是考虑到许氏每天做豆腐,对黄豆的需求量也很大,直接购买了五百斤。
除此之外,糙米和黑面也买了一些。
其余的就是肉类,空间有保鲜功能,索性买上一百斤,这样,以后家里要吃肉的时候,也不用再跑到镇上去买。
还有各种调料和白糖、盐巴,这些都多多益善。
两人购买的粮食比较多,何项北让掌柜的帮忙送到提前观察好的小巷子里,然后苏韵婉趁着没人的时候收进空间。
其余物品亦是同样,全部收进空间。
他们在书局耽误的时间太久,错过了回麦禾村的牛车,夫妻俩只能步行。
路上,何项北习惯性的拉着苏韵婉的手,边走边聊。
“相公,咱们现在手里有了银子,要不要重新建个大点的房子?”
家里只有三间房,而且都是土坯结构的,虽然能够遮风挡雨,但绝对没有砖瓦房牢固。
苏韵婉拥有前世的记忆。
她嫁给李子安那年的冬天,昔阳县大部分地区都闹了雪灾。
麦禾村虽然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但大多数的房屋都倒塌了。
那时候她已经陪着李子安去县城读书,没有在麦禾村,何项北家究竟是什么情况,苏韵婉还真不是很清楚。
反正李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