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钱(2 / 3)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她要说出来,猪肉被刘掌柜端上大雅之堂,只是一道糖醋排骨也能让这家酒店赚得盆满钵满,于她有什么好处。

林知了转向刘掌柜,品尝草鱼不提土腥味,说什么油腻,真当她傻,看不出这是鸡蛋里挑骨头,“一贯钱一道菜。”以防刘掌柜怀恨在心日后借机刁难她,她把袁小公子拖进来,“袁公子,在商言商,您说是不是?”

巧了,袁家是商贾之家。袁小公子颔首:“林娘子言之有理。刘德全,你我皆不傻,林娘子可以用这个法子做草鱼,自然可以做别的鱼。看似一道菜,你一年四季皆可卖。”突然醒悟,酸甜可口的鱼同想让他跳西湖的那条鱼一样是草鱼。二者味道仿佛云泥之别。纵然刘德全失去味觉,也该吃出这条鱼外酥里嫩,那条鱼像一坨泥。然而他绝口不提钱,“你不是想赖掉吧?”

“岂敢,岂敢!”刘德全一看其他宾客看过来,为了“竹林深处”的名声,他真觉着不值,食客们认为值,他也要出这个钱。

可是当着食客的面,他也不能直言,不想知道鸡胸脯肉的做法。要是改日袁小公子嘴碎在东家面前提一句,东家定会认为他小家子气。

刘德全又不想花钱买相似的食谱,看到食材架上的羊排和鲈鱼,最多两百文。他眼中一亮,找两根草绳系上鲈鱼和羊排递给林知了。注意到小孩好奇看过来,刘德全又洗个今早买的大桃子,擦得干干净净才给他。

袁小公子满意地微微颔首:“林娘子,看他这可怜样儿,你就教教他吧。”

林知了从善如流地说道:“今日便给袁公子面子。”

往日听得最多的便是给他父亲给他兄长个面子,第一次有人真在意他本人的看法,而不是看在他父亲和兄长的面上,袁小公子情不自禁的笑了。

林知了担心露拙,依然只动嘴不动手。

厨房不缺鸡,也不缺各种调料。林知了发现了炙烤羊肉的调料,还有细细的竹签,应当是串羊肉的,她令厨子剔出鸡胸肉和鸡里脊,鸡胸肉切细条,鸡里脊切薄片,腌好后先炸裹了团粉的鸡胸肉,里脊穿起来炸,出锅后鸡胸肉倒入芡汁中翻炒几下,里脊肉撒上烤料。

林知了率先拿两串,给弟弟夹两块鸡胸肉。刘掌柜瞠目结舌,她还吃得下去?看她手戴玉镯头戴银簪,不应当跟饿了八百年似的啊。

袁小公子好笑,这个林娘子真不拘小节。

别的食客也露出善意的笑容。

有才之人在他们眼中无论男女都值得尊重。

袁小公子拿三串里脊,他一串,两位友人各一串。鸡里脊很少,拢共八串,刘掌柜见状慌忙上前拿走最后几串同厨子分了。

其他食客和厨子品尝裹满了芡汁的鸡胸肉。袁小公子也来一块,饶是有所准备也很意外,竟然一点也不柴。

袁小公子还没咽下去就忍不住说:“刘德全,你的一贯钱花值了。”

刘掌柜要是再挑三拣四,一定会被食客鄙视:“林娘子,多谢!”

袁小公子的另一位友人不禁讶异一声。众人看过去,问他怎么了。他指着鸡胸肉:“我在宴请知府的宴席上吃过,但不是酸甜口,是加了烤料的。当日我好奇怎么做的,知府的小公子还说是厨子潜心研究的。我还以为多难,原来就是腌一下过油炸。看我改日请他吃这个,他会怎么说。”

袁小公子一看就是个爱热闹的,“改日作甚。择日不如撞日,明日!刘德全,明日别叫本公子看见你那道西湖醋鱼!”

“不敢,不敢。”刘掌柜一听请知府公子,那必须扫榻相迎。

林知了见好就收:“刘掌柜,我们该回家了。”

刘掌柜想说“请”,看到她的包裹,“我叫人驾车送娘子。”看到另一个案板上没卖完的桂花糕,用油纸包起来递给林知了。

袁小公子问:“林娘子家在何处?我们回城,娘子可与我等同行。”

山东村离丹阳县一里左右,在前往丹阳县的路边。林知了也不想走回去,向他道一声谢便同他出去。

袁小公子一行有两辆车,他们三人乘坐一辆,另一辆车给林知了和小鸽子。

到路边,袁小公子跳下车去后面接一下小鸽子。看到眼前的村落,袁小公子随口问:“林娘子夫家在这里啊?”朝村子里看去,发现一群人,“那边是不是出事了?”

林知了看过去,心里咯噔一下,竟然是她婆家。

难道婆家也知道太子被废薛理入狱。

林知了又看看,好像看到薛理的大哥大嫂,他堂弟二婶也在。旁边好像是她成亲后拜见的族长。

难不成要把薛家逐出山东村!

原来娘家人没有对她赶尽杀绝,婆家人等着她!

林知了心底冷笑,也不看看我林知了是何方神圣!

“小鸽子,待会无论看到什么听见什么都别说话,相信阿姐。”林知了把玉镯和发簪拿下来,把点心也塞包裹里,肉和鱼没法藏,只能拎着,“袁公子,您回吧。”

袁小公子见她带着行李和幼童多有不便:“要不要我随你过去?”

萍水相逢怎敢劳烦。林知了自信满满地说:“多谢,不用。弟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