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if线青梅竹马2
明思常年不在京城,所以玩伴没多少,哪怕有不少世族贵女邀请她出门游玩,可她与人不熟,大多推拒了。
这一年回京倒还好,就如同先前明思在西北带着裴长渊游玩一般,裴长渊也带着明思在京城闲逛。
京城的景色风貌与西北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还是蒋陵负责掏银子,但凡是明大小姐瞧过一眼的,说喜欢的,太子殿下财大气粗,通通都要收入囊中。蒋陵与冯忠曾暗自嘀咕过,殿下对公主们那些亲妹妹也不见这般亲近啊,明大小姐不知怎么就入了太子殿下的眼,也是稀奇。恰逢中秋,京城里边张灯结彩,民间数个商行还筹办了灯展,猜谜玩乐,诸多小摊贩,卖馄饨的,饮子的,蜜饯的,总之明思打那一溜过,把肚子吃撑了。裴长渊带着她去了一处酒楼楼顶,抬头圆月仿佛触手可握,低头便是人间十里繁华,美不胜收。
明思吃多了,坐不住,这边看看,那边玩玩,忽然目光凝聚在湖边一棵大柳树下。
“玉团?"裴长渊手里端着店家新上的山楂冰饮,想让明思来喝几口,消消食,喊了几声也没见着她回头。
遂放下茶饮,起身走了过去,靠近了她还没发觉,不知在瞧什么。顺着她的视线低头,黯淡的夜色与灯火辉煌间,忽明忽暗的柳树下,一男一女互诉衷肠,已经到了亲密的地步。
“别看。"裴长渊伸手,掌心覆于明思的眼前。明思正看得起劲,眼前一黑,抽了口气,攥紧了木质栏杆,“为何不能看?他们在做什么?”
“少儿不宜,"裴长渊让她别看,自个却看得起劲,低笑了下,“人约黄昏后,你说在做什么?”
明思年纪虽小,但也不是没读过书,白皙的面颊逐渐染上绯色,耳根子发烫,点点头,嘟囔着:“知道了。”
裴长渊捂着她的眼睛,她一点头,纤长的眼睫在他掌心划过,好似羽毛轻柔,他蓦地收回手,背在身后,略微蜷了蜷。“知道什么了?"裴长渊垂眸看着她。
明思转过身,背对着栏杆,一双晶莹的眸子略带羞怯,却不开口说话。过了好一会,她径直回到桌前坐下,双手捧着山楂饮喝了两口,凉意压下了羞臊,才缓缓说:“我看那个姑娘在推拒他,我以为他欺负人。”裴长渊坐在她对面,手肘撑着桌沿,轻笑:“这是外边,你看一眼就羞红了耳朵,更别说人家姑娘。”
“那她还是答应了……“明思就差把脸埋到茶碗里去了,在双眼被遮住之前,她还是看见了一点点。
“那是有情人之间的小把戏,欲拒还迎,"裴长渊幽深的黑眸凝望着她,觉得这个时候教她这些还太小了,不过还是试探着问了句,“你可有心仪的男子?”明思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皱了皱鼻尖,“我还小呢。”虽说大梁姑娘家一般十三四岁商议亲事,可成亲又是另一回事,最早也得十五六岁。
明思接触的同龄姑娘家都少,更别说男子了,要说亲近,好像也只有太子。她喝完半碗山楂饮,搁下茶碗,问:“诶,太子哥哥,你已弱冠,何时娶亲呀?”
阿兄与太子同岁,她近来总听娘亲说要给阿兄寻摸亲事,但阿兄似乎无心成家,整日待在军营里。
裴长渊抬手揉了一把她的脑袋,“你是还小,不急。”他赞同了明思的上一句,忽略了下一句,明思正想再问问,但裴长渊起身,“走吧,不早了,送你回去。”
“好。"明思的疑问压了回去。
不过她见着娘亲,还是问了一嘴太子妃的事。范文心说:“选太子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关乎皇家脸面,太子的喜欢也要先放在一边。”
“不能娶自己喜欢的姑娘岂不是很难受?"此时的明思关于夫妻的理解还很片面,她以为喜欢就应该在一起,像阿爹阿娘。范文心牵住女儿的手,随意道:“太子殿下妃嫔众多,不能做太子妃,还可以做妃嫔,殿下身为储君,总不可能只有一个太子妃。”明思似懂非懂,就像皇上一样吧,三宫六院,即便有皇后娘娘,也还有其他妃嫔。
皇家似乎都是如此,那她还是喜欢爹娘这样,家中没有姨娘,更像一个家。不足两个月,平南公要回西北了,本是想带明思回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亲事,登门的人家挺多,只是能答应平南公条件的却少。平南公择婿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娶了明思不许纳妾。大梁贵族有时还互相攀比纳妾多少,不纳妾的贵族子弟甚少,大多婚前家中就已安排了通房丫头,一般而言成亲后,便会纳了通房丫头为妾室。甚至公主下降,驸马有那么一两个通房妾室,只要不闹得太过,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平南公却不许对方有任何的妾室,通房丫头也不行,竞比公主还要严苛。如此,想结亲的也生起退避之意,万一明思不能生育,再不许纳妾,岂不是要绝嗣了?
豪门望族大多看重子嗣兴旺,觉得多子多福,纳妾越多,生的子嗣越多,于家族而言是好事。
平南公这般苛刻,谁敢赌呢?
倒也有一些看中了平南公手握权柄,想要攀附巴结,但门第太低,平南公也看不上,不想女儿嫁过去吃苦受罪。
如此一来,没一个能成,只能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