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二合一】(4 / 5)

东宫娇妾 甜糯 4068 字 26天前

产,出生时挤着了。隆盛帝只瞧了两眼,就吩咐道:“孩子才出生,抱回去好生养着,别见了风。”

薛贵妃还当隆盛帝是关心孩子,笑着说:“是,皇上您瞧二皇孙多健硕,将来必定高大威猛,能为皇上分忧,您不如赐他一个名字,也好沾沾皇上的龙气。”

隆盛帝没说许与不许,反倒问她:“鲁王妃如何了?”说起这个,薛贵妃脸上的笑意没了,一副哀伤的样子,“鲁王妃可怜,为了保住皇孙,血崩不止,已然病重。”

鲁王妃是皇上儿媳,也是豫州节度使的嫡女,大过年的,发生此等血腥之事,皇上能高兴也就怪了,“吩咐太医尽力医治,需要什么药材,只管到宫中来取。”

“是,多谢皇上厚爱,"薛贵妃不想提鲁王妃,很快说起孩子的洗三宴,“臣妾想在玉泉宫为二皇孙办洗三,皇上意下如何?”隆盛帝哪看不出来薛贵妃的欢喜,心里有些不悦,“孩子是早产加难产,他的母亲又病重,还是别这般张扬,洗三就免了吧。”眼瞧着孩子虚弱,母亲又奄奄一息,却还惦记着大办洗三宴,丝毫没有仁爱之心。

自古以来,无论是帝王还是寻常百姓,洗三宴都是要办的,薛贵妃早就吩咐了宫人筹备,这边皇上却说不办了,犹如一盆冷水泼下来。要皇上赐名不成,洗三宴又免了,要是她还察觉不出隆盛帝的不喜,那她也就白当这么多年宠妃了。

她只好温顺道:“是,皇上想得周到,那就等孩子健康长大些再办。”这时,孩子哭闹了起来,隆盛帝听着他细弱的哭声,越发不满意,便让薛贵妃将其带回去,别随便抱出来。

等人一走,隆盛帝便和身旁的姚皇后说:“你瞧瞧,真是不成体统”从前觉得薛贵妃温婉娇媚,但随着三皇子越来越大,她的行为也越来越让隆盛帝看不懂,岁月改变了一个人,薛贵妃早已不是当初入宫时的小姑娘。如今利益,成了至高无上的追求。

姚皇后知道皇上想看见宫中和睦,所以找着借口为薛贵妃开脱,“想来是薛贵妃初次做了祖母,欢喜过了头。”

姚皇后面上不便说薛贵妃的不好,但心里当然厌恶,不提别的,她有个女儿,倘若来日她的女儿遇到保大保小的问题,夫家选择了保小,她非得和他们拼命。

自个辛辛苦苦,千娇万宠养大的闺女可不是让旁人这般糟践的为着将来女儿不受苦,怎么说她也得支持太子,东宫那夜,太子可是亲口说过先保明思,将来她的女儿若遭遇不测,太子想来也会要保妹妹。“鲁王妃生死未明,她倒想着欢庆,况且朕听闻是她下令让稳婆将孩子掏出来,如此血腥,朕都不忍。"隆盛帝眉头紧蹙,他身居皇城,但耳目众多,外边的流言更是难听得很。

虽说皇家保皇嗣是传统,但薛贵妃这般行径,还是让隆盛帝有些许不满,好似今日才发现自己宠爱多年的女人竞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姚皇后用帕子掩了掩鼻端,同为女子,她只会更感同身受,但大过年的,让皇上不喜,她这边也不好伺候,索性说些开心的。“皇上消消气,”姚皇后捧上茶盏,说:“方才薛贵妃说到洗三宴,太子倒是派人来和臣妾说过,皇长孙早产,不宜大肆张扬,想着就在东宫简单办了,就当为孩子积福。”

同样是早产,鲁王妃还比明思惨烈,薛贵妃却说要大办洗三宴,而东宫那边却选择不张扬。

隆盛帝喝了口茶,听着这话心情好了些,“朕派人去瞧过,说是挺康健,哭声响亮,不大办也好,孩子尚小,知道什么,还不是为了大人的脸面。”这话说的就是薛贵妃了,还特意要在宫里摆宴,什么心思人尽皆知。姚皇后点点头:“是,臣妾也派人去过,待明良媛出了月子,让她抱来瞧瞧,太子与明良媛样貌都出色,定是个极为俊俏的小皇孙。”“朕得好好想想他的名字。"太子长子的份量到底是不同的,身为帝王,不可能对每一个皇子都一视同仁,他盼这个孩子太久了。薛贵妃兴致勃勃的来,却一脸失望地离开,出了坤宁宫的门,便将孩子还给了乳母,看都不想看一眼。

“皇上也忒偏心东宫,同样是皇孙,未免厚此薄彼,本宫听说皇上允诺了太子为皇长孙赐名。“薛贵妃坐在步辇上,满是不服气,“还是鲁王妃不争气,偏偏让孩子生在了初二。”

贺嬷嬷宽慰道:“皇上还是关心二皇孙的,奴婢听说民间有过早起名不好养活的说法,兴许皇上是想等二皇孙大些再为其赐名。”薛贵妃想想也是,方才皇上并未直言拒绝,大不了过些日子,待二皇孙长开了,她再求一求皇上好了。

想起方才皇上数次提到鲁王妃,薛贵妃多问了句,“鲁王妃情况如何?还有救吗?″

贺嬷嬷出宫去抱二皇孙时瞧了眼,下身撕裂,血流不止,她摇了摇头,“也就这两日了。”

“真是晦气。"薛贵妃不满地支着额头,想着又得给鲁王找个王妃了,这次非得挑个好生养的。

回到玉泉宫,鲁王在内候着,瞧见人,赶忙起身问:“母妃回来了,如何?父皇可赐名了?”

“没呢,你父皇太偏心东宫,"薛贵妃恼道,“还说连洗三宴也免了。”“怎么会这样?"鲁王眼里满是失望,他还以为同样是儿子,父皇也会为他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