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5 / 7)

躲端午肉涨价,她在十多天前就买了肉,又自己腌了做腊排骨。

迎着阳光观察白白红红的肉丝,再上手按两下,肥肉的地方还有点软,但瘦肉的地方已经彻底干了。

晒好了,可以收起来了。

姜玥扁嘴,把几串排骨从竹竿架子上摘下来,挪去后屋接着阴干。要是李修来,想吃可以随时吃。

挂完腊排骨,她去厨房拿包粽子的笋壳和糯米。也都收起来吧,估计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

姜玥看看后屋棚子,试图找个什么来装糯米--小陶罐?上次李修打包酱鸡蛋带走了一个,还剩一个是空的。

算了,用布巾子包吧。

陶罐留着用来装别的。

姜玥随手扯了一个蒙筐的小布巾走,再进后屋棚子时,手里是一团包好的圆糯米、一叠捆好的笋壳和一个小圆簸箕。往下压压筐里盛的干笋丝,把糯米和竹叶放在上头,再扣上簸箕防灰。“汪、汪汪汪一一”

突然听见院里传来一阵急促的狗叫。

一一今早张叔张婶牵了她的牛和车又去了镇上,只是今天怎么回得这么早?黄豆小狗爱激动,扯着嗓子可真有点吵。

姜玥放下手里的东西,快步出厨房去看一一院里那个突然冒出的黑衣人,正往柴棚下面堆农具的地方走去。

撂下刨子和手锯,李修转回身站定,一脸平静地和姜玥打招呼:“中午、下午好,我……之前在外地,所以来得晚了些。端午过了,不知道还有粽子可以吃吗?”

“你可算来啦,我差点都以为你不想来呢!"姜玥喜不自禁,开口说了一连串话。

“走走走,咱们进屋,一起去后屋棚子,看看你想吃点什么。我节前准备的吃的还有不少,你随便点菜………

李修站着看她的圆脸,使劲儿眨了几次眼还是没忍住困意。于是他略抬左手,截断了姜玥热情的话语:“那个,姜玥,我……实在有些疲惫。吃饭前,想先睡一觉,行吗?”

“好,你先去歇着。我这就泡糯米。还有排骨,今天刚腊好的排骨,吃着正合适勒………

姜玥迳自说着做菜计划,笑嘻嘻地跟在李修身后进了厨房。不通武艺的姜玥,自然没察觉到李修步伐里的虚浮。她给李修倒了碗水解渴,然后就欢欢喜喜地开始忙。

李修进东屋,环视房间里不多的摆设一一和走的时候一模一样,边边角角也都整齐干净。

一一姜玥她费心了。

李修会心一笑。

给自己把脉,然后又摸出粒药丸塞进嘴里嚼。问题不大。

李修坐到床边,胡乱拔了脚上靴子,然后倒在床上。累、真累。

李修疲惫地闭上眼。

等一下。

他再次起身,解下背上的薄包袱,在床头放好了才又躺下来。这次,头昏体沉的李修终于可以放心入睡。只是多年来的敏锐习惯,让李修即便在睡眠中也保持警惕一-隔壁厨房的轻微脚步声、门声、水声、厨具的挪动声……一丝不落地钻进李修的耳朵。半梦半醒间,李修的身心都比刚才更松弛了些一一无人打扰的荒村泥屋,质朴味美的家常饭,没有勾心斗角,只有鸡鸣和农活……这是他多日念念不忘的休憩处。

李修很累,很累。但现在他可以什么都不想,他可以选择休息。让身体和精神,都彻底地休息一下。

屋外传来陌生人的脚步声一一李修猛地睁开眼,下意识就去摸腰间的暗镖。一手去够床头的包袱,一手撑着身子坐起,他凑到窗边去听屋外的动静。“张叔张婶,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一一说话的是姜玥。

“今天去了镇上西边,正遇见一群买胭脂往回走的粉头,她们不止包圆了咱们的毛豆和蚕豆,还买了隔壁小贩的半担瓜子回去吃呢!”一一说话的是个陌生老妇。

然后是陌生散乱的脚步声、牛车轮子声和牛蹄子走路声。一一大概是在牵牛进棚。

李修顿时放松下来。

院外的人,显然只是来找姜玥的村民。

他们几人还在聊天,内容细碎,说什么镇上的见闻、说什么菜价…又说什么算钱之类的事。

李修半闭着眼,随意听了些内容,没多做探究。张叔已经把牛车和木桶都归置好。

而张婶也分完了该给姜玥的钱:“姜玥姑娘,这是今天赚的一百八十文,你数数?″

“还数什么呢,我看着你数完了的。"姜玥笑,递了簸箕过去,等张婶把一把铜子儿拢了倒进来。

铜钱碰撞,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真好听。

姜玥收回簸箕,又接着和张叔张婶商量下次去镇上卖煮毛豆和煮蚕豆的时间。

“那咱们还是老样子准备着。下次是两天后,还是三天后?”张叔张婶彼此对视了一眼。

张叔用手遮太阳,顺便抹了把头上的汗,开口说话:“姜玥姑娘,我们正想和你说这事…估计咱们这生意是时候歇歇了。端午过去,街上走的人少了一大截,买零嘴的人也少了。再说,我们也得管家里的麦子,不能再一天天往镇上跑。”

姜玥明白了他们的意思,赶紧点头附和:“嗨呀,也是,过了节人都又忙起来。还是地里的活更要紧,